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江苏镇江千年古村走向消亡

http://www.CRNTT.com   2011-11-25 14:07:57  


 
  1949年后,解氏宗祠曾被用作公立小学,宗祠当过村委会办公室,部分还被租用过做鞋厂。直到2007年解氏后代开始修复宗祠,村委会、鞋厂搬出。当年8月26日,修复后的解氏祠堂正厅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修复解氏宗祠,镇江新区政府先后投入了35万元,并在拆迁其他古村落时,将旧瓦旧料送给葛村。经过几年修复,基本上恢复了宗祠的原有风貌。汪永平还曾被镇江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修复解氏宗祠的举动感动。

  除了宗祠,村里60多处保存完好的老宅子也是一大宝贝,清水砖、空斗墙、黑色小瓦的屋面和精致的瓦当尤其醒目。葛村38号是一处晚清老宅,大门上锈迹斑斑的铁钉拼出“尚父在此”(注:尚父即姜太公),还有蝙蝠和寿字,寓意避邪趋吉,福寿双全; 宅子里,麒麟送子、岁寒三友之类的砖雕更是随处可见。

  更难得的是,这些老宅子里大多数都还住着人。142号的女主人殷冬华家是个四合院,她说:“老宅子冬暖夏凉,夏天不用空调,我们家,用一个摇头电扇就够了。”

  “没有了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因此保护古村落,现在的主流观点是既保住老房子,也留下原住民,这样才是整体的、活态的保护。”汪永平说。

  村头那口古井从宋代一直用到今天,井边的石人是井神,至今栩栩如生,护卫着乡里和一方水土,类似的古井还有明代的一口,清代的两口。

  去年7月,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出具的一份登记表上,列出的葛村传统建筑共有勤怡堂、走马楼、武秀才门堂、乐分支祠和古树名木等共62处。社发局潘大富科长向记者介绍说,那是他们为葛村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而进行的调查,东南大学规划院也曾为葛村作过一份规划,列出的历史建筑数量超过40处。关于申报的结果,潘科长表示,他们得到的答覆是,葛村“体量较小,不具备名村条件”。

  江苏省名镇名村的评审由江苏省住建厅牵头进行,然而汪永平教授向江苏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了解情况时,得到的答覆是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葛村的申报材料。换言之,是镇江市自己没有向江苏省申报历史文化名村,想申报又不申报,如此前后不一的想法耐人寻味。到底是什么原因挡住了镇江市的申报之路呢?

  汪永平曾帮江苏全省各地30多个名镇名村做过申报材料,其中约有一半申报成功。他对葛村并不陌生:“葛村古建筑较多、街巷格局未受大破坏,居民基本是原住民,评上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应没有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