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山西最大国企老总被劫5千万之谜 | |
http://www.CRNTT.com 2011-12-23 10:39:49 |
白培中事件也是国企高管腐败现象的缩影 这个故事恰恰说明,“小偷反腐”等另类反腐并不可靠 此事一经报道立马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人都称颂两位保安为“侠盗”。这样的“意外故事”其实并不罕见。“小偷反腐”也和“二奶反腐”,“离婚反腐”等一起被称为边缘反腐方式。 其实,不管是“侠盗”也好还是“青天大老爷”也好,不过是人们在腐败丛生却又无法从制度上杜绝时一厢情愿的想法。而这个故事里,两位犯罪嫌疑人确实是曝光可能的腐败现象重要的第一环。不过,这个事情却被压了下来,白培中依然在好好地工作。倘若没有内部告密,倘若没有媒体报道,倘若没有引发广泛的关注度,白培中绝对不会被免职调查。 而杜绝腐败的,只能是制度上的变革和保障。对于白培中这样的国企领导尤其如此。 行政、市场不分家,是国企高管腐败无法杜绝的根本原因 许多国企高管年薪高,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职务便利,垄断行业的国企高管更是“时代的宠儿”。他们手握着巨大权力的同时,也可能用权力捅出一个又一个的黑洞。据统计,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国有企业案件71507件,涉及企业高管19698件。 对国企高管权力制约的途径不外乎内外部两种约束机制,然而,内部约束太软,外部约束太远。改革之前的党委书记、厂长、工会主席变成了改革后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而在国企中,监事会与董事会都由政府统一委派,而经理任命也由组织部门审核。这样原本独立的三个基本结构又被无形中合而为一,法人治理结构预设的制衡格局往往演变为内部控制格局。在内部,国企高管也像白培中这样,是行政上的“高官”,没上市的公司自然没有任何约束力,就算上市了的公司,其实也没有有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弱、管理层强”。在外部,国资委对于这些大型国企约束力也不强,比如白培中的行政级别其实和山西省国资委主任的级别是一样的,又何来监管?更是不乏这样的声音:“在地方上,只要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国企主管机构与地方领导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腐败趁虚而入。有的甚至成为腐败共同体,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解决问题: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 现代企业制度天然地伴随着股东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问题,因此,让国企建立健康、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当然能够杜绝腐败。但是国企名义上虽然是全民所有,在实际中却产权归属模糊。一时间要捋顺产权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无疑是痴人说梦。而“煤改”这样的“国进民退”的政策更是让国企越来越巨无霸,国企高管的权力自然越来越多。因此,去行政化,走向真正的市场化其实有助于减少腐败。 让企业的高层回归职业经理人,而不是行政化的高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当然,如果国企高管们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官员,那么要求他们更“阳光些”,决策、薪酬、财产都让全民出资人监督也是应该的。 从简历上分析,长期担任垄断国企一把手又在地方做过实权行政官员的白培中要想挣五千万非常容易。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解释。(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1年12月23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