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韩寒化蛹为蝶,超越“左”与“右”? | |
http://www.CRNTT.com 2011-12-28 14:18:51 |
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理解中国今天的状况和三十年来的发展?这既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内部 “左”“右”分歧的焦点,也是一直在知识分子中争讼不已的问题。但从今天看,中国30年来的发展显然超出了“现代性”的“左”“右”二元对立。中国并没有按照“左”“右”知识分子所预想的模式和构架发展。而知识分子在30年来对中国未来所做的一些一厢情愿的预测也受到了中国现实的无情嘲弄。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知识分子曾经预测中国社会面临崩溃;21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则以为加入WTO是让中国严重后退的征兆。但中国的发展其实完全超出了这些预言。今天的中国通过开放深深地卷入全球化进程,也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进程。而近期全球的经济困难之中,中国当然也有诸多问题,但显然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后劲与前景都展现了具有活力的一面,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可能和具体展开。当然中国也确实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往往“左”“右”的知识分子过度局限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对中国的新发展缺乏阐释力,也无力具体地回应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始终处于一种“阐释中国的焦虑”之中,失掉对现实的把握。“左”“右”的二元对立既限制了知识分子看世界和中国的角度,也限制了他们对现实的真正客观理性的思考能力。因此,不少知识分子力图超越“左”“右”,从原有的固定的价值中超离,寻求更深入具体地把握中国。因此,韩寒的这个选择其实并不偶然,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艰难而认真的思考链条中的一环。 我们应该看到,现实中国的舆论场尽管也显得莫衷一是,纷争不断,但其实在今天中国的主流民意在两个方面是有共识的:一是承认30年来中国发展的成就,看到中国经济成就和民生福祉在进步,同时公民的社会参与和民主进程也在进步;二是人们当然都知道中国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许多问题和矛盾只能以渐进、改良的方式解决,而不可能选择动荡和混乱。中国要变革和发展,但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步调进行,不可能变成突尼斯或利比亚,也不可能变成伊拉克或阿富汗。不管我们在改革速度、发展路向、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多大分歧,但承认中国的进步,寻求中国渐进发展的道路其实是现实中国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所暴露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都不足以动摇这一“最大公约数”。凡背离这个“最大公约数”,一切主张就只能是缺少现实基础的空中楼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的选择可以看到这一点,从近期微博讨论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韩寒这几篇重要博文的意义,在于他开始试图超出对现象的罗列而更深入地思考,寻找“阐释中国”的新路径。这是超出“左”“右”框架的努力,也是寻求对现实真正有力回应的开始。这其实给了当下知识分子更多启示,我们都需要更多面对现实的中国,而不是拘泥于既定的框架和模式;我们都需要对于现实进行有力的阐释,而不是背弃现实去满足自己的一厢情愿。 化蛹为蝶,一个年轻人敢于直面他所面对的现实,试图给予新的阐释,他有勇气超越自己,那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