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仁明:中国文明需召唤“乐”

http://www.CRNTT.com   2012-01-06 12:57:03  


台北书院
  中评社北京1月6日讯/“本来,中国文明之一切造形,皆有‘乐’意;举凡音乐、诗歌、书法,乃至于寻常生活之茶事、花艺,都可俱现中国文明之真性情。”台湾知名文化人薛仁明撰文《中国文明需召唤“乐”》:

  前阵子,我到台北书院讲座。书院强调立命之学,除了儒释道三家并举,尤其着重道艺交参。目前除了儒释道这根本学问外,也开设《中国文人画》、《中国诗学》,以及《书艺中的生命意味》等课程,此外,另有花艺与茶艺之实作课程,并不时举行雅集,名曰,“茶与乐的对话”。

  台北书院的空间疏朗,讲堂极佳;在讲堂授课,才开口,便觉神清气爽;两个小时过后,还依然神清气爽。书院另设茶坊,同样清雅简静,气场甚好;据云,可以久坐不累。整个书院空间,除了气定神闲之外,另有一份文化积淀之大气。

  讲座当天,我谈孔子。特别提起,“礼”不只是形式规范,更是万民不自知之修行法门。讲罢,有听者请闻“礼乐”之“乐”字。我笑答,“乐”字难言。

  孔子言必称“礼乐”。孔子的政治,是“礼乐”政治;孔子的教育,其实也是“礼乐”二字。但是,宋儒之后,读书人渐渐不知“乐”;这不知“乐”,后来越演越烈,如今更甚;不信,你且听听学者专家言“乐”,恐怕,只会越听越糊涂。正因与“乐”渐行渐远,读书人的性情,遂日失其正;民族之气运,遂逐年陵夷。

  “礼乐”分而言之,“礼”是形式,“乐”是性情;“礼”是色,“乐”是空。“乐”,遍在于中国文明之一切造形,当然不只是音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