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打假韩寒,方舟子这次打错了 | |
http://www.CRNTT.com 2012-01-29 11:12:30 |
这场方韩之争中方舟子还有很多让人疑问的做法 以上列举的,是方舟子列举的比较核心的几点证据。除此之外,在这次方韩之争中,方舟子发了上百条微博,近十篇长文来质疑韩寒,但这里面的很多说法和做法,让人抱有疑问。 1、对材料分析过于主观、不谨慎 这是这次方舟子的质疑文章中,最常见的一点。 例如,方舟子讥讽道:“而韩寒以语文期末考试只考了40多分的文言文功底,用一年的时间就读过二十四史,那岂止是天才,就是神嘛。”然而,韩寒只是说他曾“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据笔者所知,韩寒说他读了《二十四史》,但从未说他读完了《二十四史》,也未说读的多精通。方舟子讥讽韩寒“用一年的时间就读过二十四史”,是否过于轻率? 又如,在韩寒回应有关《三重门》书名的问题后,方舟子仍然坚称“韩寒不仅让人觉得他对《三重门》的写作时间和经过都不明不白,时而这样说,时而那样说,而且他对这部书的内容似乎也很不熟悉”,并举了韩寒在2005年在中山大学面对学生们关于《三重门》的提问时仍然说“我忘了”或者“我不记得了”的例子,称韩寒“不至于把学生们也都当成‘笨蛋’了吧”。然而,韩寒在回应里明明已经说了,“在2005年之后的很多采访里,我已经反思并嘲笑自己说,那是一篇很装逼的文章,《三重门》是一本很装逼的书。”他认为如实回答关于三重门的问题”太装逼“,所以用”我忘了“来回应,这不很说得通吗?方舟子却完全无视这一点。 另外,关于韩寒与其父到底谁寄走了新概念参赛作文的矛盾说法,《杯中窥人》考试的那团“纸“到底是这么回事,韩寒的手稿文本有哪些问题,以及17岁少年为何要叫大学毕业生“小姑娘”等诸多问题,方舟子也作了很多猜测推断来暗示韩寒作品为代笔。但这些均有很多可能的解释,方舟子的分析让人感觉过于主观。而在韩寒今天凌晨的最新博文中,对这些疑问作了一些解释,可信。 2、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视其真实性 在这次方韩之争中,方舟子还有一个为人诟病的做法是“只要是对他有利的说法,他都拿来用,而不辨其真伪”。一起钓鱼案例是典型的代表。所谓“钓鱼”,是网络用语,即伪造对某人有利的说法,某人不辨真假的拿来用之后,就是被钓了。打假专家方舟子这次就被钓鱼了。 在《韩寒的悬赏闹剧》中,方舟子引用了一条被删掉的“网友”微博—— “吾友X,XX名校毕业,自称常为80后作家韩某加工润色博文。吾以为诳语,X乃从容登录韩之博客,吾始信。问及加工幅度几何,则笑而不答”。然而,该网友“朽木之一”后来发了一个长微博交代,原来这条微博是用来测试方舟子是否会偏听单方面有利证据而杜撰出来的。虽然方舟子在博文里说了“此事可靠程度不得而知”,然而该网友称方舟子在私信索要该微博原文时,“似乎并不关心我那条微博的真实性”,这不免让人感到意外。 《“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这篇博文,也是方舟子在网友启发下写出来的,方舟子曾对网友“恨虚度”说:“你从医生的角度分析指出《求医》写的是一个肝炎患者在年代久远的医院里的经历,很专业很有价值。”然而没有证据显示“恨虚度”真的是一位医生,在其微博上没有一条主动发言,其个人资料介绍当时是“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身份实在可疑,方舟子凭什么说他“很专业很有价值”? 在早先几天,方舟子还转载了一篇据说是统计从业人员写的《文体学和韩寒作品分析》,这篇博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韩寒、韩仁均、郭敬明和南派三叔文章里“的”、“得”、“地”这些词的出现频率,得出韩寒父子的文字风格差不多,而与别人有差别的结论。方舟子称“这个实验有对照组,较有说服力。可以再比较一下韩寒的博客文章与马日拉、路金波的博客文章。”不过,很快又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篇分析犯了非常基本的错误——把几十万字作品和几万字作品中的虚词次数进行对比了,此后,这篇分析的原发表者就把这篇博文删除了。在没有仔细验证过的情况下,以科学素养高着称的方舟子何以轻易认为一篇科学分析“较有说服力”? 方舟子还转过彭晓芸、张放等人关于韩寒作品是代笔的分析,并表示了肯定。但细看这些分析文章,可靠程度还远远不如方舟子本人的。 有网友评论到,“为了扳倒韩寒,方舟子对所谓的证据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不管什么马甲爆的什么料,只要是不利于韩寒的,都可以直接被方舟子引用作为论证韩寒做假的素材。”此话说的比较极端,但方舟子在这次争论中确实给人这样的印象。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