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温和通胀的荒谬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2-04-30 10:19:19  


 
  其一,扭曲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目的,陷入了“为经济而经济”的陷阱。众所周知,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经济福利。经济增长的幅度决定了福利改善的可能空间,但并不代表改善的真实状况。原因在于在GDP转化成实际福利过程中存在许多环节,其中会产生遗漏而造成福利损耗与损失。而遗漏与损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价格失真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失当。一旦价格失真,其调节、引导的信号功能会相应弱化,引致资源浪费。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投入产出效率低,增产不增收。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上涨,即通胀所产生的福利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对通胀持宽容态度,就是对侵害经济福利的行为持放任态度。

  其二,误读或轻视了通胀的影响。通胀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对称的,通胀对中低收入者会造成严重冲击,其损失比CPI平均数字显示更为严重。价格上涨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作为中间商,虽然它们面临高成本的压力,但大体上可以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终端厂商,终端厂商可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也就是说,从生产资料与消费品来看,资本所有者可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品买家。其次,中低收入者的恩格尔系数远远高于高收入者,他们收入的大部分要用来应对日常消费,而高收入者用于即时消费的占比很低,受通胀影响的程度与可能性要远远低于中低收入者。再次,富裕之人在通胀过程中还可能分享财富增值的好处,对冲通胀带来的财富损失。而中低收入者在这方面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甚至是无缘财富增值的。很明显,通胀会损害中低收入者的福利,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有数据表面,改革开放33年,经济年均增长9.6%,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5.4%,其中1978年至1999年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7.1%。相对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的通胀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30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中低收入者的经济福利改善远不及总体经济增长,收入与财富差距呈扩大化趋势。这些是与长期的通胀具有内在关系的。如果再延续温和的通胀,等于是延续过去30年的老路。

  其三,持这种观点的人将通胀看成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掩盖了通胀扰乱价格信号、扭曲资源配置、降低经济绩效的真实后果。通胀的真正原因在于流通中的过量货币,以致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形成供不应求假象,结果一部分人为价格上涨而忧心忡忡,一部分人趁价格上涨而扩大投资。这是通胀的经典形态。那种拿“中国将长期面临"两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另外,劳动力工资和环境保护成本等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这些成本迟早都要反映到最终价格上”为通胀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辩护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这几乎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胀”、“需求拉动型通胀”理论的翻版,并没有科学地解释通胀的实质与成因。事实表明,成本的升降与需求的增减只会引起个别或少数商品价格的变化,如货币大增,一定对应着其他商品价格相反的变化。只有在货币数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由非真实需求引发的普遍的价格上涨。这样的涨升并不代表真实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繁荣。一旦货币增加无以为继,虚假的经济活动就会萎缩,乃至停止。原来的欣欣向荣变成一片狼藉。

  其四,撇开敛财、侵吞财富不说,如果通胀变成了达到某些目的的工具而长期存在,那么它就会发育出“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功能。等待我们的就是两种结局:第一,“适度”演变成“过度”,即“适度通胀”演变成“恶性通胀”;第二,即使是“适度通胀”,假若其长期存在,日积月累,结果与短时间内的恶性通胀异曲同工:吞噬民众财富,危害经济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