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稳增长要摆脱对旧模式路径依赖

http://www.CRNTT.com   2012-05-24 08:20:07  


 
  文章指出,针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稳增长”着眼点是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稳定外需并不可靠。靠得住的是在扩大内需上做文章。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高峰时期,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潜力,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需求一旦充分激活,将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增长”提供难以估量的驱动力。然而,受制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税收物流环节抽血过多、物价房价偏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股市严重套牢中产阶层等因素,愿景中的扩大内需迟迟难以实现。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商业道德日益滑坡、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中国居民跨境消费日益升温,境外奢侈品和日用品都成为国人的抢购对象。出于各种担忧,一些富裕中国人纷纷移民,将巨额财富转移到国外。这一切,既导致内需的大量流失,也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想通过预调微调来解决,无疑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来从根本上破解。如果说,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享受初步改革的红利之结果,那么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增长”周期,必须且只能通过享受深化改革的红利来实现。市场化和法治化,仍应成为推进下一步改革的两大价值取向。

  应该看到,在政策预调微调之际,推进改革的努力并没有停止。近期,浙江温州和丽水两地金融改革相继试点,资本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新政,铁道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实施意见,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正在国务院层面抓紧制定。我们希望,改革的步伐能够更快一点,改革的力度能够更大一点。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中国经济也有所减速,但这不是我们迷恋预调微调,从而拒绝深化改革的借口,而应成为我们深化改革的历史契机。毕竟,为了将目标从“高增长”变为“稳增长”,中国已经在热议中准备了两年。而眼下全球经济遭遇的深切痛楚,恰恰为减少中国推进改革所导致的阵痛感,提供了相对不坏的国际参照环境。

  文章最后说,深化改革不要在乎一行一业的经济小得失,不必囿于一年一度的政绩小算盘,从现在开始,赶紧打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去夷平垄断阵营的高地,去扩大市场力量的领域,去打破僵化封闭的用人体制,让权力尊重权利,让政府服务民众,让财富公正分配,让人才突破阶层天花板而自由流动起来。加油!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