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中国经济产能过剩 资本应走出去 | |
http://www.CRNTT.com 2012-07-19 08:18:20 |
二、应对“产能过剩”扩展海外投资的美日经验 “产能过剩”也并非中国独有,巴塔耶在1949 年的《消耗》一书中指出,任何增长都是有限制的,在个体的增长触及到极限后,它就不得不将原本用于增长的过剩的能量消耗掉,保持自己不致崩溃,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的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1948~ 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援助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抛开“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战略意图不谈,单就计划本身就实现了“双赢”。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不仅促进了西欧联合,迈出了走向欧洲一体化的笫一步。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计划”及时消化了美国自身的过剩产能,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由于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日本制造业海外投资的最大经验是建立了国内生产和海外生产的双向拉动。 20世纪60~70年代,为了缓解国内制造业的过剩产能,日本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顺贸易偏向的投资战略,通过有比较劣势产业部门渐次外移,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国之间垂直分工,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