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两岸互信合作需更大包容与善意

http://www.CRNTT.com   2012-08-10 07:48:23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贾庆林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双方可以求同存异,增强彼此的包容性。”的思路,显得很有新意。新意在于,过去两岸关系发展成果的取得,主要是依赖于“置议”,即强调搁置政治分歧,着眼两岸共同的利益,开展经济合作和各领域交流,而目前的形势下,贾主席提出要增强两岸“包容性”,正是看到了两岸关系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之后,两岸均要以“求同”为主,这就要求双方应进一步扩大心胸,展现包容,这正是大陆方面因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进而推动两岸关系新发展而提出的新思路。 

  随后,贾庆林主席又提出,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应摒弃各种不合时宜的对立思维,积极促进两岸民众增强‘两岸一家人’的观念。”这句话强调了两岸双方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应彼此展现更大的善意,可谓颇具深意。为什么贾庆林主席在本届论坛上提出这一观点?其实,大陆方面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了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是意有所指。“各种不合时宜的对立思维”显然是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下,两岸关系中仍存在着彼此互不信任的因素,两岸间的政治疑虑不但没有消除,而且还有加深的迹象。 

  比如,两岸双方均认为两岸关系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发展方针,可是目前台湾当局的一系列做法却带有只易不难,只经不政的倾向。而且2008年以来大陆与台湾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侧重点上相背而行:大陆方面着重巩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始终强调两岸一家人的理念,重在“求同”;而台湾方面却着重在“互不承认主权,也不否认治权”,虽然也坚持“九二共识”,但侧重点在于“一中各表”,维持两岸现状,重在“存异”。两岸双方在“求同存异”上各自侧重不同,导致政治交集难以扩大,分歧难以化解,各种不合时宜的对立思维当然就会如影随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今年六月台湾当局阻挠两岸统合会台北会谈,拒绝大陆方面具有公职身份的人士入台,禁止两岸学术界研讨两岸政治议题。这也成为当前两岸政治互疑的一个缩影。此次贾庆林主席提出“摒弃各种不合时宜的对立思维”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也为化解两岸政治互疑提出一条有效途径。 
  
  那么在下一阶段两岸为了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就应当共同在巩固政治共识上、凝聚两岸民心上下大功夫。两岸应展现更加广阔的政治胸襟,展现更大的包容心。这种包容心,不仅仅限于两岸政治定位等敏感议题,还应当包括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是一家人的理念,进一步增进共识,增加彼此的认同感。认同不仅是政治上的,也是历史和文化上的,不仅是两岸对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也是对同为华夏炎黄子孙,同是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认同。两岸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本身就是一种包容的表现,就是一种政治胸怀的展现。中华民族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两岸关系只有基于两岸同为一家人的理念,两岸才能互相体恤,互相帮助,才能如同手足兄弟般开展互利合作。 

  知易行难。不可否认,目前两岸在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思想理念、价值体系都有差异,要想在短期内将两岸人民心间长达六十多年的思想隔阂完全拆除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两岸完全有可能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不懈,在两岸人民心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建立互信的平台。民意的沟通与民心的认同,是更具有时间性和挑战性的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能达成的。因此,两岸双方应在包容与沟通的平台下,更多展现相互的体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