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产业转移新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2-08-31 08:09:40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讯/今年前7个月,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由过去高达两位数的增长转为减少3.6%;出口增速也由过去的两位数减缓为7.8%。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为7.6%,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2008年第三季度)的水平相当。今年上半年,东部10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9.2%,中部6省为11%,西部12省(市)为12.1%,东北三省为10.5%。

  上海证券报发表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文章表示,以上几组统计数据看似不相关,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外需疲软、外商投资减少,中国经济明显减速。但从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看,西部高于中部和东北,而中部和东北高于东部。假如今后5-10年这一趋势得以持续,那么中国经济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内产业转移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已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转移,在国内集中力量发展汽车、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产业。第二次国际产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自身则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集成电路、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并由此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了20多年。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加工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从产业转移所波及的国家(地区)和转移方式看,前两次产业转移主要通过简单贸易和水平分工形式实现,第三次产业转移则通过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资源、原材料、技术等)的全球范围流动和全球价值链垂直分工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