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理泰:钓鱼岛争端未来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2-09-15 09:49:40  


 
  事实上,北京派遣两支海监船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此项行动本身就意味着北京已经启动了应对危机的处理程序。其实,在中国政府宣布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海监船进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巡航执法,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区别仅存在于时间早晚而已。北京采取的强硬行动,讲到底,是实逼处此。显然北京认为,只有通过维权巡航执法行动,才能体现中国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日本政府实施钓鱼岛“国有化”,无疑对北京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北京究竟应该如何因应这个挑战?凡是一国政府对酝酿中或者已经爆发的危机进行评估时,往往要研判这个危机是孤立的事件,还是系列性危机的组成部分。

  倘若该危机仅是孤立的事件,则还有转圜的余地,未必会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立场;假如该危机是系列性危机的组成部分,则退无可退,只能迎着风浪上了。这是因为如果此时退让,势必会被对方视为“示弱”的表现,其他引发的危机难免会接踵而来,然则伊于胡底?“避开小麻烦,却招来大麻烦”,此之谓也。相反,一方在处理小麻烦时,断然以强硬手段应对,有时反而可以祛除隐患,避开大麻烦。

  过去60余年以来,中国军方处理国际危机时,有一个传统的准则,即遵循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决不启衅。可是,一旦北京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则重视这条战略方针的“积极”层面的作用,先发制人了。换言之,亦即“打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以避免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或者“打一场中小规模的战争以避免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从北京应对危机或对待和、战的立场来看,两者是相通的。征诸中国历年来处理国际危机的史实,在决策过程中,都贯穿了这一条评估的原则。

  从钓鱼岛争端的演变趋势看来,北京多半已经认为,设若处理钓鱼岛争端不当,则在中国周边地区尤其是南中国海海域的争端中,可能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与其日后徒呼荷荷,不如眼前表现得强硬一些。反之,假如北京因应钓鱼岛争端得当,则涟漪所及,必然会起正面的效应。

  论及钓鱼岛争端未来的走向,笔者初步预估三种趋势:其一,诚然,环绕着钓鱼岛争端,中、日两国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不能绝对排除。可是,中、日两国的领导层毕竟还是理智的,不致于为了这个小岛而诉诸战争手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