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白酒塑化剂有人为可能吗?

http://www.CRNTT.com   2012-11-26 11:19:21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讯/最近这一周,白酒塑化剂风波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之一。11月19日,首发自“21世纪网”的一则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消息,捅破了白酒产品中普遍含有塑化剂成分的这层窗户纸。“抽烟抽尼古丁,喝酒喝塑化剂”一时成为网友的调侃和无奈。

  塑化剂到底是怎么进入白酒的?真的如酒企和一些专家所言,是“不经意”中流入的而没有人为添加的可能吗?

  ■ 酒企坚称从未主动添加塑化剂,可能站不住脚

  去年6月,中国酒业协会就已发现酒内塑化剂超标的普遍问题

  据报道,记者购买了4瓶售价为438元的50度酒鬼酒,经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发现其中含有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检测出的含量分别为0.49mg/kg、0.41mg/kg和1.08mg/kg。

  根据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中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也就是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送检的酒鬼酒中DBP含量为1.08mg/kg,超标2.6倍。而“酒鬼酒”中检测出的其余两种塑化剂成分(DEHP、DIBP)均未超过国标,属合格(这方面要批评一些媒体渲染并未超标的DEHP)。

  实际上,在这次塑化剂风波被曝光之前,也就是去年6月份,中国酒业协会就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已经点明了这个问题:“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以上数据意味着,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成份,最高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8倍左右,最低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单位最高含量的1.7倍,平均约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2倍。

  前述几种塑化剂成分均属于邻苯二甲酸酯,这类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的无色透明油状黏稠液体,主要作为增塑剂(台湾称为塑化剂)添加到塑料之中,以增强其柔韧性,在玩具、医疗用品、食品包装等行业中大量应用。邻苯二甲酸酯属于环境激素,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并被怀疑与儿童性早熟等有关。2011年6月1日,中国卫生部将其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理论上,塑化剂可能在6个环节混入酒里

  在危机面前,最先站出来的是中国酒协,他们认为酒里的增塑剂“主要来自酒泵进出乳胶管和塑料包装”,言下之意是,增塑剂不是酒厂主观、主动地添加。而很多白酒业内人士也基本持此论,卓创资讯白酒分析师孙允凤认为,在生产白酒过程中,生产企业蓄意添加塑化剂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如果白酒中的塑化剂不是人为添加,那么可能在以下六个制酒环节中“不小心”混入了塑化剂:1,发酵时——粮加曲,下到窖里发酵。有些酒厂会在上面盖一层塑料布;2,烤酒时——装甑、锅炉开动、烤酒(蒸馏出酒)时,酒甑馏酒出酒口的那根管子,有可能是塑料的;3,接酒时——接酒的桶,有可能是塑料的;4,输酒时——输酒的泵连接的管子,有可能是塑料的;5,储酒时——酒馏出来之后,要在陶坛里窖藏、老熟,用大缸封口时,有些酒厂会用塑料薄膜;6,酒瓶盖——酒瓶盖现在大量采用塑料盖,这也是一个塑料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