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着力制度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2-12-27 10:44:20  


资料图: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 东方IC
  中评社北京12月27日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在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2012年12月24日出版)撰文“着力制度改革”,文章表示,“在节约社会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应该用制度改革换取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创造制度红利。制度改革有四个着力点”。全文内容如下:

  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无序调整。以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全球国际贸易失去了制约,导致世界经济结构和各国经济结构失衡,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经济结构矛盾,导致了这场世界金融危机。
 
中国潜力巨大
 
  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政府都面临着问题。首先,经济结构调整和寻求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制造业回归,发展中国家也看到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但是,经济结构调整之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何处?现在并没有看到能够带动全球实体经济走出困境的力量。
 
  其次,政府的财力和民众的诉求。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都显示政府财力与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向民众承诺的福利待遇之间存在矛盾,如何使政府承诺能得到财力上的保证?
 
  第三,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全球化,我们需要更多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从困境中走出,但危机使得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上升,这对未来全球经济协同发展是不利的。
 
  中国是一个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信息现代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如果能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就能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中国政府是拥有财富最多的政府,财政压力相对较小,中国的民生保障在低水平上起步,政府在处理财政承受能力和对民众承诺上,还有较大回旋余地。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如果能把经济结构从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外贸和国内消费“三驾马车”齐拉动,足以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中国民众对于政府寄予无限期待,民众的期待会产生巨大的制度红利,我们应当顺应民意,推动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实践证明,焕发经济活力不是靠政府统制经济,而是靠市场经济。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走出困境的惟一法宝是尊重市场,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如此;上世纪60年代走出三年经济困难如此;改革开放挽救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如此;邓小平南巡讲话,让改革走上市场经济道路,换来今天的辉煌,就更是如此。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