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宏观调控细考量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11:10:38  


资料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卢锋教授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讯/2013年第1期《新世纪》周刊登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的评论文章“宏观调控细考量”指出,中国过去十年非同寻常,经济成长有很多新现象值得反思,宏观运行有很多新矛盾值得探讨,政策实践有很多新经验值得总结。详文如下:

  2012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财新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对过去十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从十个方面进行梳理。据悉,周小川此演讲本为 “2012年雅克布森基金讲座”准备,由于未能按计划赴日本演讲,改在国内用中文发表。

  周小川担任过不同部级领导职务,但他更可能作为中央银行家被历史记录。这次演讲被看作是他十年主政央行货币政策遗产的一次小结,注定会成为研究新世纪初年中国货币政策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央行行长是比较专业化和技术化的高官职位,周小川愿用自己语言描述货币政策设计实施原委,娓娓道来又亮点频频,其实是中国转型背景下央行专业化水准提升的一个标志。如果说朱熔基当年兼任央行行长以凌厉手段严治通胀垂范,那么周小川在提升央行高官专业化水准方面成绩显着。

  周小川重视历史反思的意愿取向,也为当下需要。十八大以后出现全国上下热议改革的可喜局面。温故而知新:开创未来改革发展新局面的积极作用,需要系统总结借鉴历史经验和规律。细察十年经济运行轨迹,总结宏调经验教训,对未来改革探索具有“史鉴”意义。

  过去十年非同寻常,经济成长有很多新现象值得反思,宏观运行有很多新矛盾值得探讨,政策实践有很多新经验值得总结。例如,周小川演讲四次提到新世纪初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此“双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实践相联系的特征现象和新鲜经验。

  传统发展经济学“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面临储蓄与贸易缺口,国际收支标准形态应是经常项逆差与资本项顺差匹配。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逐步出现双顺差现象,进入新世纪后双顺差规模更扩大到大国范围绝无仅有地步。其规律含义值得探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