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型城镇化的几种潜在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3-01-14 08:20:06  


 
  第二,关于养老金支付问题。“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系统在老龄化国家中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未来的方向是转变为“基金制”,即完全积累形式的养老保险账户。对于短期内的养老金缺口,一方面通过养老金“双轨制”改革降低部分高昂的支付成本,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吸纳新增居民进入养老金系统,探索养老保险跨区域携带方案,提高养老保险在流动人口中的覆盖面。还有一点是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当然,其中必然受到各方利益的阻力,只能在协调摸索中取得进展。更为关键的是实现养老金的长期稳定收益,目前国家正积极探索拓展养老金投资渠道的方案。对于新增的进城农民,其养老保障可以结合土地制度改革,将一部分土地增值收益转化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以此减轻养老金的短期压力。我们判断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探索退休制度的改革方案,适当延迟退休年龄,从长期看这也是保持国家资产负债表可持续性的要求之一。

  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单一和民资参与不足

  文章表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以满足新增居民的公共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廉租房建设、养老金支付、义务教育支出、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支出等;另一方面,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经营模式转变要求地方政府将土地增值收益与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按比例分享,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地方政府的可用资金。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共同推进必然增大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包括房产税的推广等,平衡地方政府资金来源。然而,就目前地方政府的财力来看,资金仍存在较大的缺口,而且上一轮刺激政策的后遗症尚未消退。资金不足和地方债务积累仍是未来城镇化的重要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单一和民资参与不足是目前地方政府的城镇化支出财力紧张的两个重要原因,而解决途径也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拓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城投债、资产证券化、基建信托等方式或成为银行贷款之后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向,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仍然具有一定加杠杆的空间,当然前提是在公共财政法案约束框架内。适当提高地方政府杠杆率仍是可选项。自2006年以来,直接融资成为社会融资的结构性变化亮点,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摆脱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贷款的依赖。

  引进民资参与,走向市场化投融资。培育政府投资的接棒者,激发民间投资将在未来稳定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政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2012年12月19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制约民间投资的“弹簧门”卸掉、“玻璃门”打碎,对规划内投资项目也要减少审批、简化程序,降低交易成本。 总体而言,资金并非没有,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阻碍资金自由流通的障碍。新型城镇化的投资项目将更多的触及民生,真正改善百姓的生活,因此具有重要投资价值,能够吸引资金,重点是如何通过市场化改革让资金流动起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