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文化与国家命运

http://www.CRNTT.com   2013-01-24 12:19:47  


 
要同等对待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好经济

  袁伟时:我想中国转型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已经100多年了。到了今天可以讲是一个最后的阶段,今后20、30年是不是成功,影响中国未来100年,乃至更长一点时间的社会走向,所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我想,我们要选准转型的路线,千万不要再走错路。 路线在哪里?就是要走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康庄大道,融入全体一体化的历史洪流里面,要把中国变成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富强的、文明的这样一个国家。这样的转型千头万绪,在我看来真正要发展的话,这里面有三个关键是要好好掌握的。

  头一条经济的发展,中国虽然说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了,但是上上下下朝野中外都认为我们的经济存在很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甚至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突破这些困难,关键在哪里?前一段政府所做的决策是对的,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用新的36条,现在问题呢,就是说要真真正正把民营经济看作是社会经济的一个主体部分。民营经济里容纳最多的劳动力就业,在各个方面的贡献很大,但是他所得到的贷款,还有机会的平等方面还差的很远。应该要做到政府一再承诺的,国有经济能够进入的,民营经济也能够进入。只有走这一条路,国有经济的垄断局面才能够被打破,结构改革,收入的调整等等,都得通过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来解决。

  现在无所谓完全的私有经济,全部所得的25%要交给政府,整个经营过程里面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税收。另外,事后还承担很多社会责任,所以民营经济跟国有经济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大厦的主要支柱,不要分彼此,不要分类别。要同等对待,特别是贷款方面不要偏重于支持国有经济,应该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得到同等待遇,这是一个关键。离开这一条,收入调整,结构调整都抓不到要点,这是第一个问题,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提问没有。

所谓“亚洲价值观”本身是站不住的

  主持人:首先经济发展,其次是文化和制度方面。这个话题的开头,你提到中国要融入这个世界去发展。但是我们现在总是会强调中国特色,在文化领域也好,经济领域也好,都强调中国特色。文化领域强调我们的儒家传统,经济领域强调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认为中国经济很成功,是因为我们的国家集权+市场经济,使得经济发展很快。最近《外交季刊》上的一篇文章“破碎的金砖”,他对全球124个新兴市场国家做了一个定量分析,发现并不是国家集权有助于经济发展,这124个国家,52%是民主国家,48%是非民主国家。强调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这对中国未来发展会构成哪些阻碍?

  袁伟时:我想是这样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完全一样的,所以中国特色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比如政治上,立法机关人家叫做国会,我们叫做人民代表大会,这些都是特色。但是从根本上、内容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那个差别是次要的,形式上,本质上,内容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成为自由的国家、法治的国家、民主的国家。这些是共同的,所谓文化的特殊性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从过去一贯有争论。90年代李光耀重新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亚洲价值观,认为西方那一套不一定适合亚洲,当时我也参与了这个讨论。特别是李慎之先生发表了很长的文章,分析这个问题。他是赞成金大中先生的观点,认为所谓亚洲价值观本身是站不住的。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候,要解决的问题都是要从前现代的自然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要从前现代专制的政治制度,转变为民主的制度。

  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把公民从前现代的束缚里面解放出来,成为独立自主的现代公民。文化也应该是一个自由的文化,可以是多元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灵魂就是一个自由的,思想自由。那样一个言论自由,那样一个文化制度,在这里面任何文化都不能够当做特殊的地位。因为中国原来是一个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一直到20世纪最初10年,也就是大清帝国崩溃以前,假如对孔子或者是儒家有所不敬,这个是不行的。那都是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是捆在中国人头脑上的一条绳索,这个东西是要解放出来,不但是解放普通公民,让他回到各种文化,各种学派平等竞争的地位上。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文化的制度,都是大同小异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