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谢大宁:扬弃分治论 重视尚未统一与统合论

http://www.CRNTT.com   2013-02-16 08:54:53  


 
  但北京对“分治”概念的态度其实是戒慎恐惧的。北京当然不会希望用“分裂”来描述两岸,而“分治”某种概念上比“分裂”是要进步的,这样的描述让两岸有了发展和平关系的空间,这符合邓小平先生所定下来的决策方向。但是“分治”的描述也存在着危险,这危险正是可能在寻求“分治”之固定化中会产生的。对北京而言,两岸关系有一个不能放弃的前提,那就是最终的国家统一,而“分治”的描述对这个终极目标而言,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就有利的方向而言,这些年两岸从金门协议开始,到这几年的十八项协议,它对两岸关系的推动效果,已经不必解释。但就不利的方面来说,两岸和平协议的渐行渐远,应该也可以一叶知秋了。北京对这点而言,其实从一开头就显然了然于胸,所以对“分治”的描述方式一向采取了某种有保留的“默认”态度,以便争取这概念中有利的成分,并得以在面对它的不利成分时,保留可回旋的空间。

  然而北京这样的态度,在这几年间显然也遇到了瓶颈,因为北京对“分治”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而且也一直没有更符合北京目标的描述方式被创造出来,于是某种程度上,北京只能被“分治”这样的讲法带着走。由于台湾各界对分治的讲法基本上是虽不满意但都能接受的,所以从这样的概念出发,它已经逐步在台湾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凝聚成越来越强固的共识,而一旦北京发觉了这个概念有往不利的方向上操作时,北京对“分治”概念的反应往往只会在台湾形成反感,这就造成了某种投鼠忌器的效应。我相信北京的涉台部门,对这样的状况大概都是寒天饮冰水吧!坦白说,这就是政治需要论述的地方,不能创造一种可以主导情势发展的论述概念,在很多地方就是会遭遇这种状况。

           “尚未统一”之成为新论述

  不过这场两岸论述的博弈,这两年随着北京论述的某些微妙调整,情势似乎开始出现了变动的某些征兆。我认为大陆目前正在一段调整论述的过程中,这个调整的核心就在于将两岸关系描述为“尚未统一”的状态,这个所谓“尚未统一”的两岸,其概念与分治当然并不矛盾,而且也等于把默认两岸分治现况的态度更加明文化了。但是这个概念与分治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它否决了把分治固定化的可能。它的逻辑不是“因为尚未统一,所以我们要承认现况”,而是“因为两岸现况是虽分治,但彼此都认为分治并非分裂,而只是在迈向统一的进程中,暂时处于尚未统一的状态之下而已”。这样的逻辑奠基于两岸都有一部“统一“宪法”,换言之,这样的概念是有法律基础的,而在政治上它也符合北京的一贯政策方向,也就是两岸最终必须走向统一。因此,这样的说法自然要比中性的“和平发展”要来得更有论述价值,也更有可能对台北构成压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