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处于十字路口的日本

http://www.CRNTT.com   2013-03-13 11:29:58  


 
  另一方面,安倍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密切的美日同盟关系,作为日本安全的基石,并在日本同中国僵持不下之际,取得美国承诺坚定的支持。在这课题上,奥巴马让日本人失望了,因为他几乎没有什么提到中国。在安倍动身前往美国前,华盛顿已非正式通知日本政府,奥巴马更关注的是缓和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不是日本可以对中国多强硬。

  安倍收到了这个信息并放下民族自豪感,在华盛顿反覆表示愿意寻求同中国展开对话,表现了让奥巴马满意的自我克制。然而,面对国内强烈的反中国情绪,这个由美国强加的自我克制,将让安倍更难应对中国强硬的外交和军事姿态。美国对安倍的要求很明显,即振兴日本疲弱的经济、避免同中国发生冲突、及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尽管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很大)。

  对提呈给美国国会的报告里,让人不快地提到日本的民族主义和修正主义倾向可能对亚洲构成威胁,日本媒体普遍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不过,一些分析家还是感觉到美国对日本态度的转变。他们尝试让日本民众认识到,美国这个盟友在维护日本利益上,最终可能采取更有选择性的做法。他们认为,日本现在面临两个困难的抉择:一是自行决定国防事务;二是“尝试”回归亚洲并与中国维持更密切关系。

  第一个选择意味着发展核武器。这将让民族主义者感到雀跃,但却是日本选民甚至美国所不能接受的。它也将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即对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来说,要多少国防预算才足够抗衡一个有13亿人口的富裕国家?

  第二个选择日益得到商界领袖的认同,如果反中国情绪慢慢平息,长期来说也比较可行。当然,同中国的任何和解,都必须是美国可以接受的。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文化和体制依序曾从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经验得到启发。在同中国的长期纠纷上最需要美国支持之际,日本却发现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越来越不可靠,自己身处十字路口,必须开始探讨一个没有模式可以追随的前景,并在快速改变的世界中寻求自身的定位。这无可避免地让日本必须正视其亚洲邻国。日本在“脱亚入欧”后(自1868明治维新以来的口号),不但往往疏忽,也甚至可能对它们表示轻视。

  然而,就如美国正尝试提醒日本,日本如果要被区域重新接受,就必须认识到它不能继续回避同这些国家悬而未决的不幸历史问题。

  作者是退休法国外交官,曾派驻日本、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叶琦保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