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邱震海:中国外交的“软肋”和“硬伤”

http://www.CRNTT.com   2013-03-13 09:40:27  


 
须正视朋友减少的问题

  崛起期的中国,其朋友正在日益减少,这个问题一段时间来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打开世界地图,到底谁是中国真正的朋友,这个问题实在很困扰着看地图的人。

  今天的中国,似乎知道谁是中国的敌人或潜在的敌人,但对于谁是中国的朋友,尤其是中国真正的朋友,亦即能为中国两肋插刀的朋友,却好像真的不知道。数来数去,即便俄罗斯、巴基斯坦和朝鲜这三个国家,能否真正够得上上面的标准,人们还是不知道。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虽然积弱贫穷,但却朋友遍天下,1971年一批第三世界的穷朋友,敲着抬着将中国送进了联合国。这就所谓能为中国两肋插刀的朋友。今天的世界舞台上,究竟谁还愿意为中国这样做?

  当然,这个命题本身并非没有问题,因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争霸,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在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战略定位。中国当时的这一定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印度。因此,在伙伴战略问题上,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来与今天的中国进行比较,本身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但透过这一问题的表层,我们却可以看到问题的深层,那就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第三世界的朋友不但有着相似的战略利益,而且还找到了某种共同的价值诉求,那就是反帝、反殖民。当时的中国,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又一面旗帜,虽然贫穷,但某种程度却能让人心悦诚服,近悦远来。

  反观今天的中国,其富裕程度与当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却似乎缺少了那份感召力,更缺乏号召力。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之外,国际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国,虽然与中国维持着紧密的经贸往来和其他合作,但却基本上对中国若即若离,甚至在关键时刻还与中国渐行渐远。

  这就对中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警示的问题: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到底是由于中国崛起,国际态势尚未确定,因此大多数国家必然靠向美国?还是由于中国在主观的认知和策略上出了某些问题?

  如笔者一再提醒的那样,一个崛起的大国有时会面临鹤立鸡群的现象,因此一段时间内朋友的减少是合乎逻辑的,这部分的责任中国不用自己揽上身;但中国需要检讨的,是在主观的认知和策略上是否存在问题?

  在这方面,中国外交显然有许多值得检讨的地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