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缅甸种族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3-04-10 10:12:33  


 
  这一宗教矛盾的根源,虽然有南传佛教与伊斯兰的历史恩怨,更重要的部分是大多数缅甸穆斯林的来源,以及他们与缅甸现代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的纠结。

  一言以蔽之,缅甸的穆斯林与中国回族的来源非常相似。后者的祖先主要是元朝统治者为了制约管理“汉人”和“南人”,而大量引入的“色目人”。缅甸的穆斯林主体则是英国殖民时代,作为典型的“以夷制夷”策略,从当时的英属印度大批引入,享有高于本地土著的社会地位。旧上海租界欺压华人的“红头阿三”印度巡警,与此有点相类。缅甸政府拒不承认许多穆斯林为缅甸公民,也反映了他们多为近代移民的事实。

  现代缅甸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穆斯林和其他印度侨民作为英国统治者的帮闲,一直是缅甸土著民众不满的对象。再加上明显的宗教原因,主导缅甸社会的南传佛教社团,成了反英印暨反穆斯林怨恨的领袖。新近密铁拉等地的反穆斯林暴力骚乱中,佛教僧侣起了很大地带头作用,是这一历史怨恨的继续。

  缅甸的佛教僧侣集团,一直是反对军政府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他们2007年发起的“袈裟革命”(saffron revolution),成为缅甸民主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却成为反对穆斯林运动的中坚。

  同样重要的是领导缅甸民主运动的翁山淑枝,一直受到欧美的全力追捧和支持。但是有意角逐下届总统的翁山淑枝需要争取选票,而无法得罪信奉佛教的缅族人口大多数。她在新近宗教冲突骚乱中的低调表现,已经遭到不少西方舆论的批评。

  如上所述,反穆斯林思潮是缅甸反英独立运动的自然遗留,翁山淑枝的原始政治资本——父亲昂山将军,正是这一反英独立运动的英雄,这进一步束缚了她在宗教冲突上的政治空间。

  在国际上,缅甸佛教主流普遍的反穆斯林心态对印度相当不利。这首先因为历史上缅甸佛教徒的反穆斯林传统,是历史上反英—反印度运动的组成部分。其次,印度在南亚一直以英帝国当然继承者自居,不仅通过大量印度教移民吞并佛教国家锡金,还继承英帝国的疆界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争夺领土,并且摆出“宗主国”架子,干预支配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国。这一“英帝国第二”的姿态,成为印度与所有邻国交恶的主要原因。同为英国殖民地、同由南传佛教主导、并且独立后同样变更英语国名的斯里兰卡,不能不成为缅甸汲取教训的对象。

  对比之下,中国在缅甸显然没有这样的历史包袱。但是除了外交上的道德权威赤字,北京必须充分认识到缅甸目前的宗教冲突的历史根源,正是来自反对外部势力的控制。

  作者:于时语 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04-10)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