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发泡餐具不能止于“禁”与“放”

http://www.CRNTT.com   2013-05-07 11:14:34  


民众担心的不止餐具本身,还有政府的“良心”
  中评社北京5月7日讯/14年前因安全问题被禁的发泡餐具重回市场,争议之声不断。国家发改委和塑料行业协会“看上去合理”的解释并没有回答公众关注的问题:“有毒”还是“无毒”;准入标准是啥;监管能执行到位么;如何才不致再次污染。实际上,我们担心的不止餐具本身,还有政府的“良心”。

  ■ 发泡餐具“五一”重回市场

  今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一纸21号令,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淘汰目录中删除,发泡餐具从“违法”逆转成了“合法”。但直到3月20日之前,都没有给出解禁的理由。

  国家发改委称,在决定解禁之前,征求了环保部等多个部门的意见以及协会、专家的意见,各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直推动发泡餐具“解禁”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泡餐盒的解禁并非脑袋一热的事情,而是经过了大量的调研。“解禁令”历经七八个部委,加盖近百个公章,“这么多签字过程,说明国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但对这一解禁令,公众普遍觉得“匪夷所思”,来得突然。

  ■ “裸归”的发泡餐具怎能让人放心

  网民“天坛树下”表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尽管此次发改委对于解禁的理由言之凿凿,但“突然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仍不免忧心“白色污染”重现。

  网民“琦善”表示,抛开回收利用不当会造成严重污染不说,一些企业在生产中还违规添加工业滑石粉、荧光增白剂等不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网民“擎天鼬鼠”也认为,解禁后将主要面临原料质量难控制,添加剂滥用,使用温度有限制,回收难等四大难题。

  网民“说史”认为,多年来一次性发泡餐具禁而不绝,主要就是生产成本和进入门槛低。一个非发泡餐盒要20至30克原料,而发泡餐具只需五六克,成本非常低。此次一次性发泡餐具“合法化”,对于可降解餐具市场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

  网民“流畅的春”也认为,从2001年始,国家本来要求餐饮行业必须使用“可降解餐具”,但与发泡餐具相比,成本高出十多倍。可降解餐具推行十多年本来就步履维艰,此时对发泡餐具“突然解禁”难免会令其处境雪上加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