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安倍对中对韩外交的经济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3-05-22 08:45:33  


 
安倍的内政需要和外交逻辑

  对于安倍晋三来说,尽管执政后在外交上出访频频,发言积极,但他最关心的是能否在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那样执政联盟就会在众参两院获得多数,执政地位会得到很大巩固。没有人比安倍晋三更加清楚这次参议院选举的重要性了,安倍晋三正是在六年前的2007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大失27个席位,导致两个月后辞职。而日本过去八次的参议院选举中六次执政党失利,仅两次是成功,这也是日本政府近年来短命的原因之一。

  梅开二度的安倍晋三很清楚这次如果失败将意味着政治生命的下滑。换句话说,内政的需要是其外交的出发点。安倍很清楚要获得更多的选票首先要改善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悲观认知,大部分的日本国民对于民族主义倾向的政治主张并不是那么关心,他们更加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改善。

  为此,安倍晋三任命了前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为日本中央银行行长,日本央行以通胀2%为目标作出了短时间向市场注入大量日元,并以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要在两年内让市场流通的日元量增加一倍,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堪称日本金融的豪赌。短期内的确效果明显,日经指数超过15,000点,在过去的六个月时间里增长了70%,而日元与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下降了25%,日本国民对经济前景似乎也比以前乐观不少,各种舆论调查都显示安倍晋三的支持率高达70%左右,参议院选举的前景比较乐观。稳定了中间选民后,对于安倍来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力讨好那些“保守层”的选民,让更多的选票流向自民党,或者说至少不流向其他政党。

  而从4月份开始,似乎安倍一直被掩饰起来的民族主义色彩突然开始走向前台,他本人向靖国神社供奉贡物,副首相麻生太郎等四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以及近年来少有的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在国会辩论中安倍晋三又提出“侵略定义不定论”,“修改宪法手续修改现行论”,“村山和河野谈话不继承论”。

  中国和韩国的强烈反应是预料之中的,韩国外长取消访日,中国将钓鱼岛定义为核心利益,就连美国也开始表示不安。这些安倍晋三不可能没有预见到,尽管一直宣称重视同中韩的关系,但言行却表现出即使牺牲亚洲外交也无所谓的态度,在对中韩关系上“说狠话”事实上是最廉价的政治宣传,上述做法是其充分权衡了内政和外交上的得失做出的决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