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改革的艰难与危难

http://www.CRNTT.com   2013-05-31 09:39:02  


 
  滑入陷阱的风险。中国当前正在集中精力试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伪命题,一个国家发展停滞、矛盾丛生、治理腐败等乱象,归根到底不是因为“中等收入”造成的,而仍然是由于政府治理举措的乏术。错误的改革本身就是陷阱,如日本当年的货币改革举措就使得它陷入了长时期的失落。

  韩国和台湾地区是少数能够跃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地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所谓民主化改革都在经济社会有相当程度的发达之后,而拉美国家等众多踏入陷阱的国家则在经济尚未成熟时便提前摘下了民主化改革的果子。可见,改革时机、力度、方向的拿捏不准,就可能使国家滑入长期不振的陷阱。

  凸显危难,并非是要危言耸听,更不是要否定改革攻坚克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是提醒人们必须为更深入的改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比如,首先,要能够面对失败。一旦改革出现差错,整个社会仍然能不急不躁,不灰心丧志。其次,要能够包容改革。对于出现失误的改革者,社会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不能因此追究清算。再次,要能同舟共济。

  不管改革后面临何种复杂危难局面,全国上下都应该始终团结一致,相忍为国,维护国家的统一。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改革无论成败,局势都是可控的,中国还有机会。那么,试问,当前的中国媒体舆论、意见领袖们已经对此有足够的讨论了吗?社会大众又是否已经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客观上,当代中国改革在与腐败赛跑、在与时间赛跑,作出这样的判断并没有错。高层能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体现出对国家命运和时代潮流的担当,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而且,中国改革已经有30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带来了强盛兴旺,改革的方向凝聚了共识,这些是防止风险的有利因素。但改革者仍然应该对改革的危难和艰难一样做好充分的评估,尤其重要的是要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充分发扬民主,善于说服和动员群众,让全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改革营造更加积极稳妥的环境氛围。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舆情研究工作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