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WTO效应递减看TPP

http://www.CRNTT.com   2013-06-07 08:13:19  


 
  绕开中国加重困难

  问:事实上,对一些谈判方来说,TPP最重要的吸引力可能恰恰在于能够将中国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排斥在外。有人甚至认为,正是中国因素促使美国决定开启TTIP和TPP谈判,因为它们的战略目标都是为了设置更高的监管标准,遏制中国的崛起。对此您怎么看?

  薛荣久:世界自贸区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结合力占据主导地位,而社会制度差异降到次要地位。美国出于战略考虑,把中国排除在TPP之外,将使TPP发展难上加难。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无论是在全球还是亚太地区的经贸影响力和作用都在加大。TPP诸多成员与中国的贸易呈快速发展趋势,如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发展速度既快于世界,也快于几乎所有的贸易伙伴。2005~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与印度为25.7%,与东盟为18.6%,与世界是17%。而同期,韩国、日本和美国都低于这个速度。此外在亚洲生产链地位中,中国高于美国。

  衡量自贸区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如自贸区成立后,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则为成功,反之,则为不成功。原TPP9国(指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和美国)带来的贸易创造为34%,贸易转移为27%,如果TPP9国加上中国,出现的贸易创造将达到101%,贸易转移为84%。

  如果在美国主导下的TPP不求真务实,按照既定的目标走下去,TPP将会面临两大风险。首先是缩水降格。在各种困难和纠结压力下,为摆脱困境,绝大部份议题降低要求,整个TPP谈判达不到引领本世纪自贸区的高质量标准,最终达成类似于上世纪已有的自贸区协定。

  而这种风险已经出现。2013年2月份,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日本将参加TPP谈判的联合声明中,鉴于日本国内农业等部门的强烈反对,联合声明承认“两国都有双边贸易敏感问题,”因此“不必要在加入TPP谈判时作出单边取消关税的预先承诺”。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中途而废。由于TPP内新老议题混合,成员经济发展程度悬殊,权利和义务难以平衡,受制于“高质量”的要求,谈判陷入泥潭,最终“胎死腹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