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股市下跌意味安倍经济学失败吗

http://www.CRNTT.com   2013-06-17 08:33:06  


 
  二:安倍经济学“绝望论”?

  有观点认为,安倍经济学不仅无用,更是日本绝望的体现。但笔者倒认为,日本将通胀目标史无前例地提高至2%,是对以往过于保守货币政策的修正。如果日本通缩不除,日本经济很可能又将继续面临失落的“第三十年”,反而更加绝望。

  实际上,仅就当前安倍经济学第一支箭量化放松来讲,有些美国第一轮量化放松的味道。当年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曾一度出现通缩局面,在此背景下,美国于2008年11月首次提出购买机构债和MBS购买,即第一轮QE。相对其后几轮为刺激经济增长而推出的量化放松而言,第一轮QE主要任务是抗通缩,还是情有可缘的。

  但与美国相比,日本以往对抗通缩一直都是浅尝辄止。过去20年,每当稍有成效,通胀略见回升,政策便戛然而止,因此最终效果平平。如此看来,新政策对以往过于呆板政策的修正是值得肯定的,日本央行从不设通胀目标,到通胀目标定为1%,并继续调高至2%,也是个重要事件,标志着日本央行态度的转变以及未来为抗通缩将作出更大的努力。

  三:安倍经济学“引向灾难论”

  对于安倍经济学最悲观的判断便是这一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与13.1万亿日元的财政扩张会推高日本债务,鉴于日本是当前全球债务最高的国家,日本债务占GDP比重为240%,加大财政支出也会加大财政隐忧,如果后续政策未能跟进,债务扩张后,日本将最终走向灾难。

  这确实是安倍经济学最令人担忧所在。而这也就意味着,日本是否能够切实出台结构性改革政策,即安倍经济学第三枝箭能否及如何发挥效用,最为重要。

  当然,近日公布的第三枝箭低于市场预期,引发担忧。日本政府宣布启动经济改革方案,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吸引海外的技术、人力资源和资金;减少监管,彻底清除抑制企业活力的障碍;开放医疗和基建产业,允许在互联网上销售非处方药;加快推进小型农场的整合,建立大型农场;全面放开零售电力市场,分拆配电和输电业务,并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公用设施投资增加50%,未来10年将公共、私人部门对公共设施投资增加至目前的3倍即12万亿日元等等措施。

  而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改革,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具体方案,第三枝箭并未提及。笔者认为,这或是安倍政权出于对7月参院选举的考虑。真正的措施,要等到7月以后才能见分晓。因此,现在看来未来仍有很多政策的可能性,做出“灾难”的判断还为时尚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