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不只是奶粉恐慌

http://www.CRNTT.com   2013-09-05 15:06:25  


 
  可以说,在奶粉品牌的选择上,政府和产业界成功地使消费者形成了“国产奶粉不可信”的“先定倾向”。即使在政府看来,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恐慌与其成因不相称,反应的程度也不相称,但消费者害怕的却是面临哪怕最不可能面临的危险,导致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次悲剧的主角。

  在公众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背后,是他们对国产品牌普遍的不信任,也是对国内企业惯有的“对待有问题产品先试图掩盖,问题暴露后才不得不承认”的行事方式的疑虑和愤慨。因此,政府想消除公众对国产奶粉的疑虑并非轻而易举之事。首先,这跟国内企业的信息披露仍然不够透明,以及其承诺的真实性仍然难以判断有关。其次,在人们的感觉中,政府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国内品牌”,而只把消费者当作一个客体对待,要求消费者容忍、接受企业制造出来的风险,以免使它们倒掉。

  不只是奶粉问题,在举凡食品安全、空气和水源污染、PX项目建设等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的问题上,政府虽然向公众提供了自认为是客观、全面、专业的信息,以说明其“潜在危险很小、危害概率不高”这一事实—政府认为根据这些事实,公众没必要过分担忧,但公众总是远比事实所证明的更为担忧。在这背后,有公众对政府的解释、承诺习惯于从反面理解的心理在起作用,也有公众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不惜牺牲环境的疑虑,即使这疑虑是不合理的,即使某些“最坏结果”只来自公众的假设,但不幸的是,当恐慌情绪支配了民众对事件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时,他们就会对哪怕是小概率的灾难信息表示强烈担忧,进而引起更大恐慌。

  恐慌是一种真实的社会成本,并可能导致其他社会成本。政府应当仔细倾听民意,根据共同利益的系统来权衡轻重缓急的顺序,并采取细致有效的步骤来消除社会恐慌,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经济发展而加重和扩散这种恐慌,最终还是连累了经济发展。

  作者:石破 高级记者  来源:南风窗2013年第18期 日期:2013-09-03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