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朱永华:不能任由“官谣”消耗法治公平

http://www.CRNTT.com   2013-09-10 11:11:14  


刘铁男被实名举报,能源局曾一度称是“污蔑”。
  中评社北京9月10日讯/法制网-法制日报昨天登载朱永华的文章《不能任由“官谣”消耗法治公平》,文章说,打击网络谣言,不仅不能任由“官谣”游离于法规制度之外,甚至更应当从治理“官谣”做起,正人先正己,打铁尚需自身硬。

  刘铁男被实名举报,能源局曾一度称污蔑;夜店“欢迎”局长光临,官方称恶作剧;视频揭穿治超办用拳“文明执法”;公务员现不雅照,执法局否认是其工作人员……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希望能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9月7日《新京报》)。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让一批制造转播谣言的“网络大谣”相继落网,人们在对国家出重拳治理和净化网络表示称赞时,自然也会想到政府部门的官员撒谎。稍稍关注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只要一个地方被曝出某种负面消息,在随后的媒体求证中,很难见到当地官员“实话实说”,要么回避、要么搪塞,要么干脆否认,面对公众公然撒谎,甚至还能倒打一耙说舆论造谣。去年12月6日,记者罗昌平(微博)连发三条微博,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学历、经济等问题时,国家能源局回应称,上述消息“纯属污蔑造谣”,还称:我们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今年8月8日,刘铁男被开除党籍,并被行政开除,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包括国家能源局和其他案件中最初发布“官谣”的新闻发言人基本都没有了下文。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所表示的那样,一个掌握着国家行政权力的机构如果有意来撒谎或者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维护小团体的利益,这种危害将远大于缺乏根据以讹传讹的“民谣”。

  如果说“网络大谣”们制造散布谣言是为了获取名利,政府官员公然撒谎这是为了维护政府部门虚假形象,“网络大谣”们制造散布谣言是危害社会,政府官员撒谎更是损坏政府公信和形象,两则对比起来是“半斤对八两”。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