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政治僵局“动摇”美亚太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1-01 09:15:47  


政治趋向“极化”,意识形态的分野对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当前美国政治僵局难解的根源。
  中评社北京11月1日讯/随着奥巴马签署临时拨款和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持续16天的美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的关门风波暂告一段落。民主、共和两党将在未来3个月内继续谈判。

  这场因奥巴马医改而起的政党斗争,使得美国民众对政府和国会的满意度创下新低,也让被认为恶意瘫痪国政的共和党支持度受挫,不得不在谈判最后一刻妥协,在众院放行了不涉及医改内容的临时解决方案。

  自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法案生效,国会获得国家财政预算的批准和监督权后,包括最近这次,美国联邦政府共关门18次。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13年,美国国会就上调联邦债务上限进行了53次投票,债务上限也从7520亿美元上调到16.7万亿美元。但与此前政府关门、白宫与国会就债务上限的角力相比,这次最明显的不同在于美国政治趋向“极化”,意识形态的分野对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是当前美国政治僵局难解的根源。

  美国政治僵局对外交的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最近奥巴马总统取消对亚洲的访问并缺席APEC和东亚峰会的安排。“政治僵局肯定会影响美国外交,因为政府功能失调会直接影响对外决策,即使已有决策也可能无法执行”,在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锋看来,奥巴马爽约亚洲之行还透露出另一层意思:“从奥巴马第二任期整个施政布局来看,他的重心还是在国内。美国国际地位受到影响,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国内的经济状况。奥巴马缺席亚太系列峰会,本身就表明他认为内部问题比外部问题更重要、更紧迫。” 

  这次政府关门有何不同

  由于国会民主、共和两党未能就新财年预算和医改法案实施达成共识,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自10月1日起关门。这次政府关门危机的导火索是奥巴马的医改法案。2010年3月,在民主党占据参众两院多数席位的背景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奥巴马力推的这份医改法案。2010年11月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夺取众议院控制权后,医改法案成为两党政治博弈的焦点。共和党将此与政府预算、债务上限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导致2010年11月以来美国国会没有通过任何重大法案,形成所谓的政府功能失调的政治僵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