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霾背后的日常生活细节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12:22:07  


 
  在中国的日常政治话语里,政治家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是干部和广大群众之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但是,这个叙述在现实当中被消解了。早些时候,当一个常识妇孺皆知的时候(也就是领导干部和一批国家机关单位,日常食用的都是自己严格管控的特供食品,以躲避无处不在的食品危险),一个国内中央空调净化器的知名品牌,在自己的网站公布一条信息,中南海已经被安装上了最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

  种种证据表明,大家虽然同住在中国,但是可以物理上不同呼吸,也不共命运。至今,也没有任何新闻显示,在雾霾严重期间,在户外工作的人员、学生、幼童、老年人,可以从卫生部门或政府部门,获得任何因空气污染所致并发症的医疗补助和补贴。即使在污染最为严重的时候,上海市政府能做到的,是在霾污染不断升级的几天后,提出将减少30%的公车使用,提出这个倡议的时候,已经临近周末。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除了“霾怨”(多半发生在网上,或即时通讯媒体上),大家做的最多的是如何烹调各种汤料和饮食可以洗肺,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如何调整日常行为,以避免带来更严重的霾扩大蝴蝶效应。例如,在中国版本的snapchat微信(wechat)朋友圈,有一批人发起比较自己熟悉的空气污染净化器品牌购买和点评的活动,有人发起在即将到来的春节不要放鞭炮,因为那会带来更多的霾污染。有人在提问,在霾天开车如何解决开车窗吸霾,不开车窗气闷,以及车内甲醛污染的难题。当然,最为人诟病的是,央视网写出的霾让中国人更团结、更平等、更幽默、更有知识的言论。

  这些日常的讨论,都是起于每个公众自己生活周围,出于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和健康考虑。他们会讨论霾在物理和化学意义上的构成和危害,但是极少人会意识到,中国“霾”字在造字本意上的意蕴提示:霾字直观上看是一个雨,下面还有一只动物,阴风怒吼,暴雨瓢泼,仿佛天上掉下许多惊声尖叫的动物,有如猫的惨叫。

“霾怨”的社会学意义

  现有的“霾怨”,一半是针对霾空气污染意义上的讨论,也就是霾在医学意义上对人体的损害。另外还有一半,其实针对的是霾的“社会学意义”——霾是一种人为原因占主导作用的气候灾害,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颗粒物,都是不负责任的工农业生产、污染治理滞后、部门渎职、政府管理手段失效、法律缺乏约束力、不合理的城市和乡村建设和管理模式、不理智的高耗能高污染生活方式等原因造成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