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正走向新平稳增长阶段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08:24:28  


 
  其次,潜在增长率具备内在的稳定性。潜在增长速度由技术进步、制度进步,结构优化等等方面决定。在改革进程中这些都是呈上升态势,但需要时间。劳动力与资本的比率处于阶段性相对均衡,劳动力供给状态不会在短期内能改变,资本和劳动力的均衡最终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突破。因为技术进步是长期变量,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不会突变,所以,劳动力与资本的阶段性均衡决定近期经济增长具备内在的稳定性。如此看来,201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水平应能延续2012、2013年的势头,稳定在7%至8%的增长区间内。至于是7.5%还是7.8%,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基本增长因素的改变,也没有实质性区别。只要在潜在增长区间之内,增长的稳定性就没有改变。

  文章认为,对各方“习惯性”关注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宏观调控、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政策,在正常状态不必宏观调控。中国经济现在当然不处于危机状态,并不需要宏观调控之手的干预,尤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更不能常态化,否则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形势恶化。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还是2014年的基调。

  李克强总理早已明确提出,宏观调控的上限目标是通货膨胀,下限指标是失业率,而不是零点几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变化。可见,只要通胀水平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失业率在“充分就业”的范围内,宏观调控政策就不会轻易“调控”,更不会被实际GDP增长与所谓“预期”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预测误差所引导。

  2013年初,国内外曾响起一股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大有硬着陆甚至“崩溃”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其中以呼吁中国政府开启第二个四万亿的嗓门特别大。决策部门表现了对经济规律的深刻认知,对把握国内经济形势的充分自信,尊重经济规律,坚持不采取刺激政策。2014年的经济形势不会比2013年更复杂,2013年不刺激,2014年更不必刺激。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更多体现在中小企业减税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增加方面,而不是加大政府投资。在市场配置资源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进程中,产业政策不会再通过批项目和配套项目资金的模式来配置政策资源,而会减少审批,不以GDP挂帅,引导产能过剩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文章最后说,在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新理念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多关注市场配置资源改革释放的要素有效性的提升;会更关注新一轮对内对外开放释放的新的生产力特别是对内对外的“负面清单”带来的机会;更关注以农民收入增长为重点的土地制度改革对新型城镇化转变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更关注平衡发展、改革促发展的新的发展硬道理产生的持续发展活力。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