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择偶错位”背后的中国现实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12:15:27  


  中评社北京12月20日讯/学者黄海涛撰文《“择偶错位”背后的中国现实》表示, 在性、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制度和社会政策之痛不应以人性参差作为遮羞布,忽略社会整体结构的缺失,而将择偶困难的原因归诸个人和家庭。

  近日,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百合网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据媒体报道,由在线婚恋服务商百合网主导的此次调查,是继2007、2008、2009年后发布的第四份年度婚恋状况报告文本。调查历时一年,采用互联网在线问卷调查与线下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收集调查资料32676份,调查对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报告显示,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这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38.3%的受访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52.1%的受访男性对女性的职业没有要求。此外,报告指出,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差异较大:在受访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中,仅有0.7%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因此农村男性择偶非常困难;而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仅为3.3%。有学者指出,这表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如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熏陶,其婚恋观已发生变化,不愿与农民结婚。

  除此,媒体还注意到: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除“道德人品”和“脾气性格”外,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中最看重“感情投入”。“剩男”和“剩女”最大的不同是:男性在择偶时主要追求女性的外貌,不太看重她们的工作能力;而女性主要追求男性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