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俄“黑寡妇”人弹 被拐卖后遭洗脑喂毒

http://www.CRNTT.com   2014-01-03 12:21:42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的女人弹之一贾涅特·阿卜杜拉赫马诺娃(左)和她的丈夫供图/CFP
  中评社北京1月2日讯/一袭黑袍,头裹黑巾,双眸充满着仇恨,她们随时准备用残忍的手段给无辜的人带来死亡,并同时毁灭自己。2013年12月29日下午伏尔加格勒火车站恐怖袭击发生后,俄官方称爆炸是“黑寡妇”阿斯兰诺娃所为。虽然最新消息显示该案主犯可能另有其人,但这起案件无疑又引发了人们对“黑寡妇”的惨痛记忆和恐惧。

平均每年制造一场大爆炸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阿斯兰诺娃的两任丈夫都是被俄当局消灭的恐怖分子。她与10月袭击该城的另一“黑寡妇”是好友。

  “黑寡妇”一词出现在约十年前。她们大多是在车臣战争中被俄联邦军队击毙的车臣非法武装组织成员的遗孀或者姐妹,由于蒙着黑色头巾,身着黑色长袍,所以被称为“黑寡妇”。车臣恐怖分子头目利用人类固有的亲情,煽动她们为亲人复仇的狂热激情,把她们变成不惜屠戮老弱妇孺的冷血杀手。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记者尤里娅·尤济科曾通过一年多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掌握了恐怖组织招募和培训“黑寡妇”的鲜为人知的内幕。尤济科在她的报道中指出,“黑寡妇”的成员除了真的失去了丈夫的人以外,还有另一群17至25岁的年轻妇女,她们当中许多是被自己的父母卖给恐怖组织成为炸弹袭击者,也有的是被强迫或者诱骗来的,另一群则是来自伊斯兰教支派的瓦哈比派家庭,由于吸食毒品受到家庭压力而成为“黑寡妇”。

  她们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仅十几岁,专门针对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制造袭击,所以,与她们相关的案件多与地铁、公共汽车、公园、学校相联系。卡车装炸药和“自杀腰带”是“黑寡妇”的“杀手锏”。

  据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佩普统计,自2000年6月首次“黑寡妇”袭击到2013年10月21日伏尔加格勒客车爆炸案,不算伤者,这些“女人弹”共致死847名无辜平民。2013年12月29日俄罗斯火车站爆炸以来,这一数字至少再添20人。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黑寡妇”制造的案件至少已达到13起,平均下来,每年至少制造一起爆炸案,死亡人数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

  有媒体报道,“烈士旅”的“黑寡妇”一度为30人左右,她们都经过专门的训练,目前活着、仍在自由活动的还有近20人。但实际上,北高加索地区有多支反叛武装,再加上近年来“基地”组织力量渗入该地区,经伊斯兰极端分子培训的“黑寡妇”的人数很难具体统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