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NAFTA到TPP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10:28  


 
TPP: 机会与挑战兼具

  近年来美国积极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正是显例。席尔斯女士在前述文章中指出:“当美国政府评估贸易协定时不仅要基于国家的利益,更须考量区域性的利益。有鉴于此,应该要鼓励加拿大和墨西哥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

  然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自2008年起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超过50%,却于2013年发生了逆转。背后三大原因之一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主义,区域主义代替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剧,始作俑者是发达经济体……比如说TPP、TTIP,按照这个目标来说要到2015年完成谈判进程,这就将全世界贸易的标准上了一个大台阶。作为后发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在这个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将会在世界市场开拓方面被边缘化,至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如此,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如果从世界视角评价2013年的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大陆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体,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体的历史。”然因贸易的开放不仅会增加财货、劳务之交流,附带地也增加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或管理技术的逐步改进,北京未来势将面对贸易增加带来的政治影响:民主。

  以墨西哥为例,自90年代起影响该国民主化主要的机制即在加入NAFTA,因为该协定“是第一个明文纳进特定人权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将劳工人权及环境标准列为附属条款,并开始努力让劳动人权成为争端解决的共同目标,但须先与签约国进行对话与协调。”1997年墨西哥期中选举结果连续执政68年的革命制度党(PRI)惨败,《泰晤士报》认为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选举结果是不可能发生的。2000年PRI遭政党轮替。

  对美国而言,NAFTA的两个伙伴加拿大与墨西哥虽已加入TPP谈判,但未来恐需以更新NAFTA的内容为回报。对中国而言,拒绝TPP可能遭边缘化,但加入则可能加速民主化的步调,诚可谓机会与挑战兼具。

  作者:向骏 台湾致理技术学院拉丁美洲经贸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

   来源:联合早报2014年01月08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