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渴求 “大治理”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14-01-09 09:20:10  


 
  实际上,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过热正采取多种手段调控。看最新的一系列政策动向,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将更多注重提质增效、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提升、注重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引领作用的建设以及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加强海外经济利益的合理布局,提高中国在全球配置经济资源(投资、贸易、金融、货币等)的能力,强化经济力量向政治、安全和战略方向的转化能力,并提升中国的国际经济援助的水平。

  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决策者会继续努力使年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中国为此可能会继续采取措施深化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实现这一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速。

  文章指出,中国需要“大治理”。

  首先,经济发展需要大治理。以资源、劳动力大量投放和出口主导为特征的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须转变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内需为主的轨道上来。中国经济能不能顺利转型,硬实力的基础能不能进一步夯实,既关系到软实力的发展能不能有足够的物质支持力度,也是对中国模式的优化、完善和发展,这事关中国软实力的未来。

  其次,社会矛盾需要大治理。回顾东亚和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走过的历程,人均收入停留在5000至1万美元时很容易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停滞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2012年,中国人均收入约5000美元,恰好处在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规模的扩大、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社会群体利益的分化,各种影响和谐与稳定的不安全因素逐渐累积,一有机会就会宣泄和爆发出来。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环境恶化、社会不公正、腐败奢靡之风等问题的存在,既破坏了社会和谐,也是中国最容易遭受西方主流媒体攻击的“软肋”。

  文章最后说,大治理思维,需要有牺牲和放弃的精神。而这种牺牲和放弃,将赢得一个国家的良性和健康发展,因而是值得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