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镀金记:中国人租赁“金色大厅”的16年 | |
http://www.CRNTT.com 2014-02-07 15:00:30 |
关于租赁业务我可以这么说,过去十年中国乐团的造访更为频繁。但我认为,中国乐团的主要听众不可能是维也纳本地人。我们并非那些音乐会的主办方。但是一旦正式签订了场地租赁合同,我们会按要求发出邀请函。只要有空置的演出大厅,任何古典音乐(包括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典音乐,如中国传统音乐)演奏者都可以租赁场地。我们不会将场地租借给摇滚、流行音乐活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总经理 托马斯·安格延 国人在金色大厅到此一游无可非议。指责金厅没有任何意义。金色大厅不是国家机构,它靠租金养活自己无可厚非。中国人愿意到此一游,交租金,照相留念,卡拉OK一把也没有关系。各有所得。但也仅限于自娱自乐。——吴氏策划总经理 吴嘉童 张美华激动地走上台,四围墙壁金光闪闪,雕刻美轮美奂,她知道观众在鼓掌了,耳朵里却什么也听不见——尽管那些观众大多和她们一样,也是来表演的老年团。像她过去四个月里排练的那样,张美华开口唱了起来。"我这一生值了。"她心想。 那是2013年11月15日,距《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维也纳金色大厅咋成中国人"卡拉OK厅"》后,不到两个月。 作为大连青泥洼桥"友谊之声"艺术团副团长,张美华不知道"卡拉OK"的说法,更不知道自那后,"从金色大厅载誉归来"的中国民间艺术团体数量骤减——"友谊之声"几乎是惟一在媒体上亮相的。在2013年的前九个月里,这个数字是一百三十多个。 事实上和"友谊之声"同台演出的,还有十多个国内的民间艺术团体,以及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华侨艺术团。他们受中国老年学会老年文化委员会(以下简称"老文委")之邀,参加"七彩夕阳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合唱比赛。 自2010年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团体通过民营"文化交流公司"一窝蜂挤入"金色大厅",惹得文化部门几次紧急叫停,都无济于事。2013年,主流媒体先后发难,上"金色大厅"成了人人喊打的事。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