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邓晓芒:中国传统道德的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12:13:28  


 
二、中国道德的内涵

  一说起中国道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所谓“三纲五常”、“三纲六纪”、“五伦”,然后就是孟子和《中庸》讲的“四端”或“诚”。但这里需要做一点细分。“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指一种制度安排,从国家到家庭一脉相承,具有政治含义。例如儿子不服从父亲,父亲就会说: “反了! 还有没有王法!”笔者这里考察的是道德底线,不是政治设计。但由于中国道德历来和政治不分,谈道德时不谈三纲毕竟是说不过去的。至于“四端”或“诚”,则主要是指一种道德心,而不强调道德行为,虽说知行合一,但毕竟有不同的强调面,所以这里不单独来做专题探讨,只在必要时涉及。于是我们着重要探讨的就“三纲”、“五常”、“五伦”和“六纪”。

  三纲: 董仲舒表述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五常:董仲舒表述为“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 《举贤良对策一》) 。

  五伦: 孟子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滕文公上·4》) 有人把五伦和五常对应起来,把父子有亲等于仁,夫妇有别和长幼有序都归于礼,加上君臣之义和朋友之信,单剩下一个“智”无法对应,似乎是多余的,于是就把五常的“智”划到五伦之外。其实这里的“智”不应该理解为知识和智力,而应该理解为“知大体”,即孟子所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15》) 。也就是后来张载所讲的不同于“闻见小知”的“德性之知”、“天德良知”( 张载: 《正蒙·诚明》) ,是任何一个常人都具备的,哪怕他没有什么知识。所以五常除了与五伦重合之外,还多讲了一个“智”,即良知,但它是总管其他四常的,也就是五伦的归结点。这不是什么知识,而是“不虑而知”的良知,一切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关系都要诉之于良知。所以《易纬》中安排五者的位置说,仁、义、礼、信分属于东、西、南、北,而“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 《易纬·乾凿度上》) 。

  六纪: 汉朝班固所撰《白虎通义》中提出“三纲六纪”之说。“三纲”就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 所谓“六纪”,指“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进一步解释: “谓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其实跟上面讲的大同小异,只是更强调了族群社会关系。

  一般来说,上述行为规范就是中国人的道德规范,也是上至士大夫、下至布衣百姓所共同认可的道德标准。当然,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和五伦中的 “君臣有义”,主要是士大夫官僚们的官场政治道德准则,草民们都还谈不上; 然而草民原则上也是认可的,因为原则上说布衣也有当官的可能性。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体现了他们对君臣之义的这种认同感。但君臣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制度设计,即使是道德也是一种政治性的道德要求。在皇帝消失的20 世纪,君为臣纲和君臣有义的制度设计就消失了。然而,君臣之间的道德规范在官场中并没有消失,它体现于政治生活的上下级关系之中,且由于官僚人数的扩大,反而比往日更为通行了。而在政治和官场之外,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就是“五伦”中的其他四伦,或者“五常”、“六纪”。《白虎通义》中说“三纲法天人,六纪法六合”,也是这个意思,就像一个是纵坐标( 政治生活) ,一个是横坐标( 日常生活) ,它们统领着中国人的道德坐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