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郝沛然:两德模式对两岸关系不可盲目套用 | |
http://www.CRNTT.com 2014-04-07 00:12:20 |
2、“中国”与“台湾”将并存于国际社会。1972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岸争夺“中国代表权”的问题上取得了完全胜利,世界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中国的惟一合法代表。台湾当局由于秉持“汉贼不两立”的态度,退出了联合国;李登辉上台后,一方面意图增强“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与大陆协商,共同参与国际组织;而陈水扁在任期间又借国际舞台蓄意推动“台独”,遭到大陆的反击;此外,再加上一些客观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的限制,这些均使得很多民众认为台湾的“国际空间”过于狭小,且受到“打压”。 因此,台湾当局和民众一方面汲汲于拓宽自身的“国际空间”和“外交平台”,另一方面则非常现实地采用“中华民国”(而非“中国”)甚至是“台湾”的名义,因为这样才能让各国明确地区分开大陆和台湾。虽然自2008年5月来,两岸关系得以很大改善,台湾地区亦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与了梦寐以求的世界卫生大会,但对于台湾当局在国际社会中“合情合理的安排”,两岸至今没有重大共识。在此,一旦套用“两德模式”,即两岸分别以“国家”身份共存于国际舞台,作为理性选择的结果,“一中一台”并立的情形恐怕将无可避免,而固有的“一个中国”框架也将被打破,这把制约“台独”的利剑也不复存在。 (二)“两德模式”无法带来两岸和平统一。 笔者认为,在统一道路上,“两德模式”很难在大陆和台湾统一过程中被派上重大用场,某种程度上,两岸反而应避免出现类似状况。 1、促使当年两德统一的国内外因素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对当今世界,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剧变很难重演,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在相当时间内几乎难以实现,因此,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出现像民主德国那样被“资本主义制度”接收之可能性微乎其微。退言之,纵使中国大陆发生“剧变”,也很难保证台湾当局会有一位如科尔一样的领导人,愿意为民族、国家统一而奔波。中国自古至今一直是中央集权的单一体制,并没有如联邦德国《基本法》一样,设置加入条款。即使现在有“一国两制”的构想,但这依然是基于“中央--地方”关系的考虑,而非联邦式的整合。此外,德国之所以得以统一,乃是由于各大国尤其是美苏两国在统一过程中分别获得战略利益并予以妥协,而就影响两岸关系之国际因素看,美国、日本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不会轻易同意两岸统一,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得到美国赞许即为明证。 2、两岸应避免出现“两德模式”中由于仓促统一带来的后遗症。上文已分析,两德合并至今已二十余年,但东西部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消弭,并为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困扰。对于两岸而言,冒然推进统一进程将带来不亚于两德统一之消极后果。目前,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依然存有鸿沟,各方面的交流仍须不断深化,人民彼此间理解程度也不够高,中央政府在与台湾当局、民众相处时需要更大的智慧。因此,积极地、耐心地等待将胜于一夜之间实现统一。 (三)地理和历史因素将排斥“两德模式”的套用。 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之间的地域差异并不如大陆、台湾如此巨大。大陆作为中国主体而台湾仅为一省的现状已决定了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惟一代表。就两岸而言,台湾当局所能控制之“领土”仅有台湾省(未设置“行政院直辖市”前)全部和福建省之小部,“台湾化”则很容易甚至必然成为无法抵挡之趋势,而两德则不然。 德国与中国的历史发展亦不尽相同,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宏观历史上并不存有“一族数国”的经历。其实,早在1291年,以德意志民族为主的“瑞士邦联”已经建立。发展到十九世纪晚期,德意志民族早已确立了“一个民族,数个国家”之事实,普鲁士将奥地利排斥在外,推行“小德意志路线”,单独主导德国之统一。1871年起,德意志民族已有两个欧洲大国存在于世,即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很多人看来,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并立在历史上能找到先例。相反,从古至今,中国缺乏类似历史经验,民族的统一总是跟国家之统一并立,形成不可分割的二元一体,符合民族主义经典中“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理论,要言之,中国历史总体上是一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