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史景迁:我始终沉迷于17世纪的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4-04-07 10:21:14  


史景迁和同为历史学者的夫人金安平
 
  尽管与孔飞力(Alden Kuhn)、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并称“美国汉学三杰”,史景迁更多是活跃在史学界而不是汉学界,他做过美国历史学会的主席,也就是整个美国历史学界的领袖。从博士论文《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开始,史景迁的研究看似没有“专攻”,实际上环环相扣:《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和《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分别是对一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和最弱势的普通妇女的特写,反映了一个强大帝国中两个极端的生活;《胡若望的疑问》和《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当西方遇到东方》则是早期中西方交流(主要是宗教促成的往来)的两个个案;《大汗之国》综观西方人想象中国的历程……他总是在研究一个课题的时候,接触到了另一个课题的材料,有时候,很好的材料突然唾手可得,他不可能不写。比如 1963 年在台湾,他进入当时还设在台中的故宫文物仓库,有机会将康熙朱批的奏折拿在手里细看,而这些奏折中有他写给内务府曹寅的,于是曹寅与康熙的研究课题便形成了。

  这次来到中国,史景迁对自己受欢迎的程度非常震惊。学生们踏破门槛要听他一场演讲,媒体也追着不放,他不喜欢接受采访,但最终同意分别给北京、上海两家媒体各半小时。3月24日在复旦大学的最后一场演讲,主办方吸取北大讲座时人满为患的教训,要求凭票入场,但是领票那天的场面也相当火爆。最终,“主会场”之外,学校另开一间教室做视频现场直播,这间教室也基本上坐满了。复旦文史研究院院长杨志刚教授甚至将史景迁此次中国行与 20 世纪早期杜威、泰戈尔等人来华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和80年代末在北京遭受冷遇形成鲜明对比,史景迁如今受到如此追捧,很可能恰好印证了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认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教科书不可信了,《百家讲坛》一类的普及类节目讲者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总体上讲得不够深入,而史景迁代表了一种专业程度高、可信赖的,同时又是新鲜的讲述方式。尽管这种讲述不足以重新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历史框架,但至少为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提供了重新审视的角度。

  相对来说,生活中的史景迁是个更有趣的人,他和同为历史学者的夫人金安平都喜欢花草,在美国的住处有一个非常大的花园。这次他们去了北京、西安、成都和上海4个城市,除博物馆之外,杜甫草堂是最令夫妇俩兴奋的地方。在郑培凯看来,只有“幸福”这个词可以形容他们的生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