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人民币难以出现趋势性贬值

http://www.CRNTT.com   2014-04-14 08:26:44  


 
  货币发行量:难以完全主导人民币汇率变化

  文章进一步分析,似乎认为人民币会趋势性贬值的重要依据是:人民币发行量大,即所谓“货币超发”,GDP/M2高企,人民币对内持续贬值。这一观点的实际理论依据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按静态和动态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间的比率;后者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这一理论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一系列不足;尤其是在该理论创立约90年后的今天,显然不能机械地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

  首先,购买力平价本身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是指国际收支在长期中达到平衡的一种汇率。因此,货币发行量加大与本币对外贬值并非是亦步亦趋的,它需要通过国际收支的长期调整才有可能逐步达成。而在这长期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或者货币发行量缩减,本币不再继续对外贬值的过程。其次,该理论强调货币数量或货币购买力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事实上,中美两国的生产成本、投资储蓄、国民收入、资本流动以及贸易条件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重要影响,而不只是货币购买力对汇率有影响。而在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国际收支尤其是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鉴于汇率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往往国际关系也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美元是主要国际货币,而人民币目前正在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也会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带来重要影响。再次,该理论要求两国的经济形态基本相似,否则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就没有可比性。事实上,中美两国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经济体系存在很大差异,难以有效进行价格对比。迄今为止,有过不少借助模型的深入研究,但真正有说服力的凤毛麟角。由此可见,忽视国际上众多的复杂因素,仅从人民币发行量大、对内购买力持续下降得出人民币会对外趋势性贬值的结论,是否过于简单了。这种观点理论上站不住脚,恐怕也难以成为现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