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太阳花学运”之后两岸关系的观察

http://www.CRNTT.com   2014-04-18 08:52:23  


邵宗海
  中评社北京4月18日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邵宗海昨天撰文《“太阳花学运”之后两岸关系的观察》指出,在此次“太阳花学运”事件中,两岸关系在经过马英九上台的六年后,出现了“上层亲密、民间有疑虑”的情况,尤其是在台湾近年来经济萎靡不振、人民所得没有实质增长的情况下,年轻人对于未来充满未知,而服贸是一个专业经济问题,民众未能充分理解服贸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反服贸与反中相结合,自然冲击两岸关系的发展。

  本次“太阳花学运”的发起,号称是跨越蓝绿色彩、超越统独争议的公民运动。但是它的影响所及,恐怕不完全是它表象上所指的只是一项反黑箱、反服贸的抗争,实际上内中含有恐中或反中的情结,已让这项运动凸显出对“统”的排斥,以及迈向“独”的倾向。
 
  有一份民调结果可以佐证这项评估,新台湾国策智库在4月2日所做的民调显出“318学运”发生之后,呈现“服贸”与“两岸走向统一”的纠缠结果,45.0%认为服贸会使两岸走向统一,其中20至29岁的年轻人更有59%认为服贸会使两岸走向统一,若加上同时认为服贸会促进经济发展,则有将近八成的民众担心服贸会使两岸走向统一;谈到统独议题,若只有独立或统一两个选项,有62.7%的民众支持台湾独立成一个国家;在台湾人的自我认同方面,若在台湾人与中国人之间只能二选一,高达88.4%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其中30岁以下的受访者更有93%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足见学运已影响台湾民众把“服贸”与“认同”挂钩来处理,呈显现出的结论十分强烈。
 
  虽然北京对学运的反应一直呈现“冷处理”的方式,尽量克制自己可能产生过激的言辞。但是学运中已有学生领袖表达倾向反中趋独的立场,譬如说学运发起人之一的林飞帆在3月23日公开讲话中说:“各位,你认为我想当中国人吗?所以,我们都不想,我们都不想。”等到3月30日反服贸运动转上凯达格兰大道那天,林飞帆的演说又提及:“我们的行动,在台湾与中国关系之间,也做了新的定义。”他补充说“我们告诉政府,台湾未来属于全台湾2300万台湾人民,台湾未来应该由我们自己决定。”这些言辞,北京绝对不会充耳不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