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式假离婚:无奈的抗争

http://www.CRNTT.com   2014-04-25 12:13:45  


面对资源分配不公和权益被侵犯,有时"离婚"却活得更体面。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讯/近日,南京市开始小升初跨区借读生回原籍登记,在不允许跨区择公办校的严规下部分家长"突击"离婚,为助孩子上名校。不仅是上学,其他夫妻被迫离婚的情况很有很多。网易新闻另一面第1053期文章《中国式假离婚是无奈抗争》指出,在中国文化里离婚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但如今"离婚"却是更多人为了活的更体面不得已的选择。

子女上学

  是什么让他们必须离婚:《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第六条分别规定"学生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各地政府并无落实,非但不取消所谓"优质学校"、"名牌学校",还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他们倾斜,使得各学区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和教学质量上悬殊越来越大。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各地政府"积极"贯彻第十二条规定"学生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严格按照户口划分学区,户口不在好学区就就上不了好学校。

  操作方式:夫妻把所有住房都归属一方名下后离婚,另一方带着孩子净身出户,或落户到单位户口,或迁回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或通过假结婚挂靠其他人的户口。当然,所落户的区域一定是好学区。

  离婚后的好处:孩子的户口跟随离异家长迁往在名校学区房,满足"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家长净身出户后不管是住祖父母(外祖父母)家还是租住房屋,都有办法满足学校服务区的招生对象"户口与监护人户口、实际居住地及房产证三证一致"的要求。

  现实案例:户口不在名校学区的家长,用离婚的方式来达到孩子上名校的目的,并非南京独有。去年"广州父母为孩子上名校假离婚"就引发热议。2005年,河南郑州也出现"为让孩子上名校,家长宁愿假离婚"的新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