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制造业应避免零散式短期变革

http://www.CRNTT.com   2014-05-03 09:24:46  


  中评社北京5月3日讯/2013年,埃森哲陆续采访了欧美亚等地区250位跨国制造企业高管(其中有35名来自中国),征询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近期与远期发展规划,以及增长的源泉;可能影响到企业实现增长目标的种种挑战;企业的运营模式能否有力支持其未来发展;制造设备的放置地点及原因;怎样吸引并培养所需的技术力量;哪些投资对于推动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量证据表明,尽管制造企业的绩效自全球经济衰退以来已有了一定回升,但企业高管们依然心有余悸,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加自身运营的灵活性,以妥善应对各种变化。特别是那些过去几年中表现最为强劲的制造企业,这方面的力度尤为显着。通过此次调查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企业与美国同行的差异,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在波动的商业环境中寻求发展。

  乐观情绪横跨中美

  中国早期制造业的成功,源于出口需求、廉价劳动力以及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则基于国内消费市场和高价值产品的推动。如今,中国制造企业正力求更上一层楼。参加本次调研的中国高管们对本行业的前景颇为乐观,预计未来企业收入与利润会继续增长,国内外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调查发现,自2011年以来,93%的中国制造企业和90%的美国制造企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收入增长。同样,两国企业也都乐观地相信,近期的企业收入将继续上升。2011年以来,94%的中国企业都增加了产量,这与美国企业的情况基本相同(92%)。在同一时期,中国企业的产能增幅超过美国(分别为77%和60%)。

  在中国,产量增加主要归因于国企,其速度远远领先于私企,且差距每年都在扩大。然而,增产行动也付出了高昂代价。目前,中国正在竭尽全力解决诸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国企的资本回报率和利润率不断下滑,其间只因政府在2009年实施了经济刺激计划而出现回升。相比之下,美国制造业的产能增长则主要由市场需求驱动。

  大多数中国企业坚持表示,自身盈利能力在2013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事实上,中国很多制造行业的盈利规模却在逐年缩小。过去五年间,中国19个行业中有15个盈利规模出现萎缩,其中11个在过去十年间持续回落。

  很多中国企业已遇到了各种阻碍。中国的制造企业应当认识到,竞争对手绝不会裹足不前,特别是美国企业。国内与国际竞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国内市场无法企及。

  中国企业须增强紧迫感。要想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在某些方面迅速追上竞争对手——包括弥合关键生产能力方面的差距、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以及加强企业运营的灵活性等,不一而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