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奥巴马东亚行的“权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3 11:00:34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前5次东亚行,每次都安排了多边议程,甚至在2010、2011年都是两场峰会连轴转,而这次却只有一系列双边议程。双边议程通常目的性和主动性强,因时间充裕便于安排国事访问,但由于所涉具体国家的议题广泛,不像多边议程那样主题鲜明、统一,很难生拉硬扯到“对付中国”上来。更何况,韩国、马来西亚并不存在明显的反华情绪,而美国在维系日、菲传统盟友关系时,也是“既给保障,又防纵容”,称其领衔“反华大合唱”尚为时过早。

  从奥巴马行程看,他对这四国也没有明显的厚此薄彼。作为追随美国60多年的盟友,日本早前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启动对美导弹零部件出口,得到美方嘉许;靖国神社春祭期间安倍献祭品、议员集体参拜,美方也未严责;日方还敦促美方写下对钓鱼岛的协防义务,却未在奥巴马最在意的TPP问题上让步。而奥巴马在韩国,除了就第四次朝核试验的迹象谴责了朝鲜的核计划之外,还公开臧否安倍政府就慰安妇问题的表态,对韩日和解问题也不那么强求,还向韩方归还了朝鲜战争时美军走私出境的文物。在马来西亚,“反美总理”马哈蒂尔下台已11年,奥巴马出席马方国宴、访问清真寺、会见青年领袖,为美马关系“冷和平”画上句号,但马方不愿受签署TPP期限约束,也不满美方的人权说教。菲律宾倒是积极,在奥巴马抵达前就敲定美菲10年期的强化防务合作协议,只是1990年代初美菲关系滑坡的阴影仍在,美军今后只能在菲方具体邀请下“化整为零”地使用或兴建一些菲军事设施,而不像当年那样“拥有”在菲大型军事基地。

  美国在东亚并非一呼百应,中国也不是毫无积淀。习近平2009年底访日时,曾得到鸠山首相和明仁天皇高规格接待;去年10月访马来西亚时,马总理纳吉布设家宴款待,至今中方仍反对借马航事件挑拨中马关系;近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习近平向朴槿惠致慰问电,称将提供救援设备,韩方则感谢中方反对朝再核试。即便是麻烦不断的中菲关系,也是有起有落:菲方4月23日就4年前马尼拉人质事件道歉后,香港方面即撤销对菲制裁,让紧绷的地区局势为之一缓,也显示美国后劲不足的“再平衡”攻势,无法全面颠覆中国睦邻外交的成果。
  
  ■ 奥巴马东亚行多重任务

  奥巴马2009年初上任后,顺应国内外呼声,试图纠正“小布什主义”及随之而来的过度干预,以在全世界面前塑造一个更为克制的美国形象。不过,在当年11月不甚愉快的对华国事访问后,奥巴马转身大肆宣扬“重返亚太”战略。

  作为其构件,2011年11月,奥巴马在夏威夷APEC峰会上推出原由亚太4个小国构想的TTP贸易协议,在巴厘岛东亚峰会上强调南海航行自由,还在访澳期间签署美澳永久驻军协议,计划5年内在澳北部驻军2500人。翌年6月,时任美防长帕内塔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称2020年将有60%美战舰部署亚太。当年11月奥巴马再次赢得大选,随后访问泰国、缅甸和柬埔寨,并出席金边东亚峰会。奥巴马破天荒访缅甸,并连续两年现身东亚峰会,尽显强势外交姿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