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陈启懋:日本面临第三次历史性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4-07-13 00:15:17  


安倍内阁右倾路线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中评社香港7月13日电/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名誉会长陈启懋在《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日本面临第三次历史性的选择》,作者认为:“当前日本正面临第三次历史性的选择。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中国崛起并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日本走什么道路?是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还是走霸权主义的道路?何去何从?日本正站在十字路口。”“安倍推动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并主张修改和平宪法,主要还是为了加速推进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过程,使日本不仅是经济强国,而且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以加强日本的战略地位,为日后美国在亚太的势力逐步削弱、收缩的情况下,与中国争夺亚太地区领导权做准备。”“日本终将走和平发展、与地区经济加强合作融合的道路。安倍内阁的右倾路线,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文章内容如下:

    日本战后走的什么路

  日本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资本主义大国。日本的走向,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亚洲人民、中国人民尤为关心。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占领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日本进行了系统的改造:包括解除武装、解散原来的财阀企业、审判惩处战犯、为日本制订了“永远放弃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的和平宪法,剥夺了天皇的实权(宪法规定天皇仅为国家的象征,无“参与国政的权能”),等等。这个改造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使日本从一个军国主义的法西斯国家转型为议会民主制国家。缺点是对日本的战争罪行和军国主义思潮清算得不彻底。

  这里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日本投降时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为减少士兵伤亡接受了日本保留天皇制的条件,因此日本名为无条件投降,实际上是有条件投降。作为统治集团首脑的天皇保留下来了,统治集团中的许多人除了少数臭名昭着的战犯外也保留下来了,战后初期的日本政府仍然是这些人掌权。他们当然不会主动去清算战争罪行和错误思潮。这与德国的情况完全不同。1945年德国是在首都柏林被攻克,全境为盟军占领的情况下投降的。希特勒自杀,法西斯统治集团被彻底摧毁。战后在德国政府中掌权的多为原来受法西斯迫害的人,他们自然对肃清法西斯残余及其影响很起劲。主观原因是在美苏矛盾激化、发生冷战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改变了原来抑制日本的政策,改而采取扶植日本作为其反苏反共助手的政策,对清算日本战争罪行就更放松了。不少犯有大小战争罪行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当上了高官。像曾被作为战犯起诉的岸信介就当过日本首相。所以日本长期以来对侵略战争的罪行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与德国的情况成为鲜明的对照,是有历史原因的。对此,美国无疑负有重大的责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