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FTAAP将主导未来亚太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4-07-14 08:46:07  


 
  第二类是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为代表,包括东盟10 国,以及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由于并不包括最大经济体美国,因此,更高级别的国际贸易规则也恐怕难以真正实现。

  第三类以东盟为主的FTA。东盟自贸区是亚洲较早的FTA,目前已经通过四个主要协议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分别为1992年东盟自贸区关税优惠协议方案(CEPT-FATA)、1995年东盟服务框架协议(AFAS)、1996年东盟产业合作方案(AICO)、1998年东盟投资领域框架协议(AIA)。

  然而,综合以上这三类FTA的分析能够看到,由于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不同,同一种产品来自不同区域和国家关税不同,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市场准入标准不同等难免要加大各国外贸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并不利于全球贸易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竞争,因此整合亚太区域FTA,促进亚太贸一体化迫在眉睫。

  文章指出,一直以来,在促进贸易全球化、自由化立场上,中国始终坚持以多边贸易为主,区域贸易安排为辅的立场。各类型的自贸区,秉持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朝着统一的多边规则而努力,实现各个自贸区的有机重合,如果各行其是、相互排斥,搞歧视性和排他性,将偏离融合趋势,造成全球价值链和多边规则的碎片化,也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各种保护主义的抬头,这是贸易全球化的倒退。

  另一方面,价值链是亚洲区域贸易整合,推进贸易一体化的基础。近几年,全球经济中心逐步“东移”,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亚洲对欧美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但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区内贸易更为紧密,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价值链和“新的雁阵模式”。统计依存度指数等均不断攀升。目前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6%,区内贸易比重高达67%。2000年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从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投资来源地。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已超过中国与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

  文章认为,在亚洲空前的发展大潮中,中国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未来5年,中国将释放64万亿元购买力,有望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进口市场和增长最快的进口市场。中国与亚太地区贸易、产业分工深化导致已形成紧密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亚太自贸区(FTAAP)、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该地区各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APEC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通过进一步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目前, APEC贸易部长会议已经批准了《促进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和《全球价值链中的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战略框架》;通过了《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倡议》《建立APEC供应链联盟倡议》,同意推动建设亚太绿色供应链网络,致力于提升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整合了现有亚太区域内的FTA标准,也有望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亚太贸易乃至全球贸易的融合,真正推动新一轮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