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历史探究;一个真实的胡宗南

http://www.CRNTT.com   2014-07-20 09:55:15  


胡宗南(1896—1962),国民党高级将领,1962年病逝于台北。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讯/胡宗南,黄埔骄子、蒋介石心腹、“西北王”、国民党上将。然而,对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史上的重量级人物,海峡两岸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大陆方面传统评价,他是一个顽固的政客、愚蠢的国民党军人,“志大才疏”。(王焰《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台湾方面却始终认为,“其志洁,其行廉……遇上忠,遇下爱”,是一个杰出将领。(经盛鸿《胡宗南大传》,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随着大量史料解密,我们终于可以看到有关胡宗南的真实历史,甚至可以看到周恩来对胡宗南颇高的评价:“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经盛鸿《胡宗南大传》)如同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评价处在动荡岁月的胡宗南,也不能简单化、脸谱化。 

投考黄埔军校,“险些不中” 

  1896年,胡宗南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今属宁波市)一户小药店店主之家,为家中长子。胡天资聪颖,智商极高,从小学到中学,考试成绩不是“状元”便是“榜眼”。他少年大志,膜拜枭雄,言语乖张,在同学中素有“狂生”之名。1915年,胡宗南从吴兴县公立中学毕业,已二十虚岁,本当继续求学深造,无奈家道中落,不得不回到孝丰县,在县立高等小学谋得教员职位。教员生活枯燥寂寞,胡宗南渐渐堕入麻将竞技之道,迷恋上了赌博,欠下不少赌债。一段时间里,债主追索债务甚是急迫,他竟不敢出门一步。直到此时,他才猛然醒悟,发誓不再沾赌。从此,他立志洁身自好,这对于后来发迹不无教益。但是,他的这段经历也常被人诟病,谓之“爱好赌博,负债累累。”(杨牧、袁伟良主编《黄埔军校名人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其实,除教课之外,胡宗南当时的主要精力还是博览群书,熟读经史,精研《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名著。他关心天下大势,关心各种政治力量的盛衰消长,当薪水稍有积攒时,便利用假期外出游览,借以考察社会。1921年暑假,他经中原北上,遍游了北京、天津、山海关。他在目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华北地区的猖獗活动之后,预言十年间中日必有一战。后来正如他所料,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他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向往社会变革。 

  1924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也是胡宗南人生的重要转折。是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同月在广州建立了黄埔军校。 

  1924年3月,胡宗南通过上海分考场初试后,抵达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复试。因身材较矮,体检不合格,第一关就被淘汰了。他想到自己千里迢迢投奔向往已久的革命军校,现在竟被半路开涮,一切理想与大志落空,不觉悲从中来,到操场一角哭了起来。然而这一哭,压抑的心情竟有所放松,心态开始平衡,理智也开始恢复。他重新来到体检处,厉声质问:“凭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青年的义务,救国是青年的责任,国家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再不发动青年,还有希望吗?”(杨者圣《西北王胡宗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胡宗南的质问引起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注意。他当即表态:如果文化考试成绩优秀,身体健康,是不应该不录取的。文化考试题目并不太难,对于“孝丰才子”胡宗南真是小菜一碟。结果,胡宗南各科考试成绩均为上佳,成为黄埔第一期学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