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谭浩俊:习近平的改革之路比邓小平更难走

http://www.CRNTT.com   2014-08-25 10:52:56  


  中评社北京8月25日讯/近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

  专家分析,为什么此项规划不是按照中国以往习惯的5年或者10年这种“整体性”更强的时间区间,而是用了7年这个概念。原因在于,2010年是中共成立100周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果在7年当中,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对中共建党100周年,也是一种最好的纪念,也是一份真正的厚礼。

  值得注意的是,8月22日,又是被中共和中国人称作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台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一定程度上,也隐含了中共、特别是习近平在改革问题上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信心,并立志在中共建党100年之际,能够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现在的问题是,摆在习近平面前的改革难题,已经不是一般的难题,改革之路,也不是一般的崎岖。毫不客气地说,它比邓小平时代还要艰难与崎岖,比邓小平时代需要突破的禁区和迈过的沼泽地更多。没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是很难将中国的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也是很难交出一份令中国人满意的答卷的。

  应当说,邓小平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新路,在起步时也相当艰难。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多数人的思想还沉浸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之中,还在“左”的思维中咀嚼和品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突然提出一个“改革”的命题,且必须以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前提。自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反对。特别是中共高层内部,包括与邓小平在否定“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意见一致的战友,可能对改革开放的新提法也难以接受。所以,统一思想和认识,也就成了邓小平推行改革开发最为关键的问题。

  不过,聪明的邓小平没有一味地先统一思想、再推行改革,而是运用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让地方先尝先试、让地方先“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达到倒推高层解放思想、支持改革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倒推改革的方法,在当时的中国是非常有效、非常切合实际的。如果先统一思想、再推行改革,中国的改革步伐可能要慢得多,效果也要差得多。因为,已经“穷怕了”的中国人,已经有了宁可战死、也不愿再饿死的迫切心理,如果能够因此而找到一条让自己尽快富裕起来的新路,何不冒着政治风险闯一闯呢?于是,就有了安徽小岗村,有了浙江温州,有了以后席卷整个中国的改革风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