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家权力与资本主义:非西方经验

http://www.CRNTT.com   2014-08-26 09:34:51  


 
  当然,这并不是说,东亚社会的民主和资本没有矛盾。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东亚的大众民主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显然。民主意味着地方利益,资本则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活动。全球化使得资本和民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当然,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东亚。

  民主和资本之间的矛盾也表明,东亚经济体内部,即资本和社会力量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首先表现在传统领域,主要是农业领域。在日本,农民的利益一直受到执政党的有效保护,免于西方资本的进入和过度冲击。政治人物需要农民的选票,而农民需要政府来保护其经济利益,这种政治人物和农民之间的联盟,到今天仍然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除了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城市经济体,韩国和台湾的农业情况也差不多如此。政府和资本要开放农业市场,必然会遇到强大的社会阻力。其次,也表现在资本和现代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如同西方社会一样,现代社会力量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主要包括产业工人、中产阶级、学生、非政府组织等等。这些社会力量在平衡资本力量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亚一些地方的政治激进化,就表现为现代社会力量对资本的抵制,这些社会运动的主题往往是反资本主义的。

  在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加以简单讨论的就是“断裂模式”,即共产主义模式,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共产主义期间,这些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市场可言。共产主义解体之后,开始转型到市场经济模式。照理说,共产主义统治之下,这些国家消灭了所有传统力量,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已经没有强有力的阻力。同时,共产主义解体也表明这些国家不再和西方对抗,并且西方也接纳了它们。因此,从理论上说,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那里的发展,应当不成为问题。但现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除了少数几个本来就属于西方文化,并且和西方关联紧密的社会,很多后共产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

  在这些社会,国家的经济往往演变成为寡头经济,寡头分割和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寡头经济很难导向统一的国内市场,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也是畸形的。在国际市场方面,一些国家出现了可以称之为“类殖民地经济”的状况,即西方资本控制了国民经济。尽管中国和这些国家在共产党统治时期的情况有很多类似之处,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远较这些后共产主义国家顺利,更具有动力。这里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在民主化之后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不仅不能把原来共产主义政权所创造的条件,转化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反而使得这些条件衰退成为劣势。中国的一党执政的政治制度,则避免了这种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