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不介入乌克兰问题是一重大战略失策

http://www.CRNTT.com   2014-09-25 09:55:07  


图为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局势紧急召开会议
  中评社北京9月25日讯/中国在乌克兰问题的低调被称为是一种“精心盘算的”战略,现实主义——追求自身权力和安全的最大化,可以解释中国对乌克兰问题的疏远立场。但专栏作家邱林撰文认为,如果中国不珍惜其在乌克兰的影响力仍然“不作为”,中国多年来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提到乌克兰,媒体们总是喜欢连篇累牍地报道其与俄罗斯持续不断的地缘冲突,乌克兰政府军与蒙面武装分子战斗的故事,总是更加吸引人们眼球。

  但也注意到,当乌克兰局势成为转为国际热点问题时,美、英、法、德、俄等国外长穿梭斡旋、领导人纷纷表态支持与反对时,中国却异常地安静。

  在乌克兰局势动荡的这半年中,中国媒体只程序性地报道了乌克兰事态进展,连中国外交部都没有立场性发言。中国对乌克兰问题的“不作为”,已引起国际政界人士或著名学者的不同看法。

  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认为,中国是“不完全大国”。中国或许拥有充足的有形和无形力量,却选择不介入,出于诸多理由:原则、不关心、专注国内事务,或者有个宏大计划,等待有利时机再现身。

  中国的低调被称为是一种“精心盘算的”战略,现实主义——追求自身权力和安全的最大化,可以解释中国对乌克兰问题的疏远立场。

  的确,在国内舆论场,会发现一些专家中国对介入乌克兰问题持否定的观点。

  中国前驻联合国及驻欧盟代表团团长丁原洪称,中国不要把自己的影响力估计过大了。连美国都解决不了,比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问题,介入管什么用?即使中国给乌克兰送钱,但中国能解决乌克兰的长期问题吗?

  按丁原洪说法,中国并不是乌克兰利益的攸关方,中国介入进去也解决不了问题,也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他这种看法,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市场。问题是,现在以及将来,中国都对乌克兰问题采取不沾边的做法,只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中国在国际事务以及热点问题上没有多少话语权。

  如果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从地缘政治上来讲,下一步乌克兰形势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乌克兰东部地区不管是自治,还是独立,乌克兰都要发展经济,老百姓都要生存。否则,这个国家就会真正走向崩溃。

  对中国而言,乌克兰至少有两大价值。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