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杨立宪:两岸一家亲 习近平提出因何需要?

http://www.CRNTT.com   2015-01-03 00:12:27  


 
  毋庸讳言,两岸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落差,这是造成部分台湾同胞对大陆疏离乃至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实“两岸一家亲”、携手振兴中华,要求我们一要正视差异,二要尊重理解差异,三要相向而行处理差异。“正视”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尊重理解”是不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之间和平相处的基本要求,“取长补短、相向而行”是根本解决两岸问题、实现两岸整合的必要条件。两岸人民同族同胞,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不同是由历史造成的,事实上两岸的发展模式各有优缺点和长短处,都是中国人所创造的,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都值得肯定、尊重、学习和借鉴。亚洲地区乃至国际社会都对两岸不同的发展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都在从两岸的发展模式中吸取经验教训,两岸同胞既是一家人,有什么理由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呢?实践证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思想底蕴及精神纽带,两岸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制度、观念与生活方式的鸿沟,完全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来增进相互理解,通过相互尊重、相向而行实现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模式,是维持现状、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理解、体贴与尊重,值得台湾同胞认真思考。但就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相处的情况来看,井水河水很难互不相犯,两制之间要能够长期和平共处,不仅要相互尊重,更要相向而行,即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努力缩小彼此之间在观念上的差距,在磨合中走向融合。

  第四,积极形塑两岸政治谈判的“底线共识”,重视解决台胞关心的军事、外交等问题。

  毫无疑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已进入深水区,政治难题成为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罩门”。这些难题包括:两岸关系政治定位,台湾国际活动空间,两岸军事安全互信,和平发展机制化等。事实证明,这些难题不解决,很难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倒退,特别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如果重新执政,已经取得的进展有可能得而复失。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两岸有必要进行政治谈判,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⑧。然台湾方面囿于内部蓝绿对抗、外部美国日本暗中掣肘、两岸政治互信不足等,不愿上谈判桌,生怕因此掉入“统战陷井”,致使两岸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陷入原地打转。我们固然可以将原因归咎于客观条件不成熟,但这于解决问题并无多少助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深层问题。关键是我们都要从一家人的角度出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体谅。”⑨这段话,应是我们处理两岸关系难题时所秉持的基本态度。因此,着眼于“两岸一家亲”,我们应积极探寻两岸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建构两岸政治谈判的“底线共识”,譬如:“一中框架”为基,和平方式解决,民主程序决定等。相信只要把利弊权衡清楚,把相关的道理说透,会逐步得到台湾同胞的回应。与此同时,我们不妨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放开一点,胆子再大一点,策略再灵活一点。譬如:在军事上,我们可否根据台湾现执政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和态度,主动调整对台导弹部署,逐步减少瞄台导弹或改变瞄准的方向?在涉台外交上,可否邀请台湾同胞以民间名义参加大陆代表团的活动?或在不影响“两岸一中框架”下更多地考虑台胞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的愿望?等等。这样做虽不能彻底解决两岸的根本矛盾,但肯定有利于争取台湾民心,累积两岸的互信与好感,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缓和,而无损于“一中原则”的一根毫毛,何妨试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